95后的我现在已经有种中年危机了,来源于生活里的大人,来源于同龄人的压力,来源于对自身平庸的恐惧。直到今天在手机上关注了整个世界的95后都在抨击的咪蒙,那种朦朦胧胧的危机感又加深了。
很多人把咪蒙的爆款文章当作没有一点价值的鸡汤,当然,我也从始至终都认为她的作品的确都是写给大妈大叔们的,正如此,我才想去看咪蒙。
我想看看中年人的焦虑忧愁,想知道以后怎么远离油腻的生活。
看了咪蒙之后,我才发现,成为一个油腻腻的中年人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生物历程。
因为每个人终有一天要脱离象牙塔脱离家人,作为独立个体出现在各色各样的应酬里,出现在人情社会、功利社会、名利场上。
在人们开始在网络中寻找如何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或是如何避免愤恨妒世的方法时,就已经开始坦然接受这个世界的横行规则了。
这是用再多的lamer,用再多的CHANEL,都无法掩盖的岁月痕迹。
上周去看了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
这个名字跟很多年前的《飞屋环游记》实在太像了,总让人有种又去看了场旧电影的感觉。
八年前,我让人帮我在新买来的MP4里下载部最新的电影,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绝大多数人手里都是还只能听歌的MP3。
八年前的《飞屋环游记》是我真正意义上看过的第一部电影。
影片里男主人公搭着载满彩色气球的房子一幕至今都是经典,常常被作为经典海报张贴在及咖啡厅或者文艺场合的墙上。
年代久远,记忆里的这个电影也已经成了没头没尾的一个小剪影了,还能记得豆瓣里有个影评人讲:飞屋环游记英文原名叫做《up》,up,向上,向上的。
电影里主人公小时候的梦想是飞上天空,就在那时候碰到一生挚爱——他之后的妻子,一个大家眼里怪女孩,主人公也被大家称作怪小孩,因为他也有个虚无缥缈的飞行梦,两个怪孩子一拍即合,一起在小屋子里捣腾自己的梦想。
但是梦想会走,人会老,等他们老到已经追赶不上小时候的梦,在还未来得及看到梦想成真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像小学里老师问大家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在看了《爱迪生》一课后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科学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不相信现在的我曾经在小学二年级说自己要当科学家?!天知道高中的时候我多么讨厌物理和化学的。
但是当年举手跟班主任说的“科学梦”现在听上去依旧还那么天真。
及幼稚且没什么新意。
对于十几年后的人而言,所谓的科学梦实在是虚无缥缈又好笑。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年说这话的自己是多么年轻且认真。
一直认为迪士尼的电影老少皆宜,它像面透彻的镜子,你想看到什么它讲的就是什么。
心中所想,镜中所呈。小孩子看到的是亡灵节上徇烂多彩的场景和美轮美奂的动画。青年人们看到的是陪伴、亲情和梦想。更深一点的,你可能看到死亡、看到坏蛋的勾心斗角、看到真正的大人物背后的心酸艰难。
等小孩子们再大一些,大到足够发现,它其实很俗套,它讲的故事简单到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能进行拆分解析。
它的技巧又足够娴熟老练,娴熟到轻而易举到就能get到你的少年心。就像宿舍的小姑娘们围坐在一起看《小美好》,看到男女主角互动时被甜蜜到激动兴奋到尖叫。
即使剧情再玛丽苏再狗血,依旧还能被激起自己的一颗少女心的话,那证明你还没老到失去对美丽生活的向往,还没有被油腻的油盐酱醋茶打乱方阵。这样看来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几十年前,迪士尼用《仙度瑞拉》告诉你,麻雀也可以变凤凰,灰姑娘成为了所有平民窟女孩的idol;《美女与野兽》告诉小女孩,美貌必不可少但善良同样重要;《小美人鱼》里一个女孩不仅要美丽善良,也要可爱勇敢并富有冒险精神;《长发公主》里的Rapunzel勇敢又自信,简直就是生活中女汉子的写照。
几十年后,迪士尼的《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不过都是沿袭了以往的故事框架,好人与坏人,公主和王子,平民和国王种种。
这么多年过去了,姜还是老的辣,即便是最能落窠臼的故事,它也请到最好的设计师音乐师给动画配乐填色,让底下一群成年人小孩在视觉上看到最梦幻的场景和人类最真挚最不做作的感情。
底下的孩子里大概永远都不能像主人公一样经历一番奇景冒险记,长大后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不能像男孩一样可以那么无畏坚定地站在光明下揭发城市角落里的最邪恶的阴谋。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会真的成为如童年英雄般的人物。因为那样太难了。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现实这条巨大的洪流中并肩前行,过着一模一样的平淡日子,并不能像superman那样力挽狂澜拯救世界。
迪士尼就像个大骗子,堆砌出一个精美华丽的童话世界,却又在我们长大后被告知,电影不是生活,生活可比电影难多了的忠告。
它呀,真是让人咬牙切齿的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