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习惯,上厕所抱着手机,圣善堂“幸福人生”课程学习后,把手机换成了书。这不,正在读着《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老邱,快点出来,再不出来收费了!你姑娘要进去”,做饭的老伴过来拍着门喊到。
“嘿嘿嘿......"厕所中的我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年头公厕都不要钱了,在家竟要消费!
我的老伴就是这么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不经意间就逗得身边的人哈哈大笑。朋友非常多,大家都愿意和她在一起,我很赞叹她的情商高、性格好。同时我觉得老伴的优点我学不来,还清晰地记得两周前,老伴和小女儿要去童书馆换课外书。她俩刚一离开,室内氛围瞬间就由沸点转为冰点,大女儿快捧起手机,而我则尴尬地离开客厅......唉!自己太内向,情商太低了!
有时,我也会觉得老伴是个话痨,一个针,一根线也能说上半天,另人心烦。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电梯里见到陌生人也要聊上几句,问问人家去几楼呀等等......切!真啰啰!
上午去社保局交费的路上,回想着《大学》的文意:修身需要内心中正平和,在忿怒时、恐惧时,或者有私心而考虑自己喜好、有自己判断、考虑自己得失时,就做不到内心中正平和。那么就会心不在焉,对对方的优点、好处视而不见,对对方话语当中的好的动机或好的目的听而不闻,再好的东西也会因吃了不消化,营养白白流失,不会留存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人也自然就失去了修正自己、改变自己、成长进步的机会了......我忽然明白了修心就是时时刻刻内心谦卑,保持善念,只看他人的苦处、难处、长处、好处;只要留意,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都是修心磨练的机会,正所谓“世事洞查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
带着这个念头,放空自己,不加评判,仔细聆听老伴话语,我马上就总结出了她说话的特点:1、主动讲话、多多讲话 2、对人真诚,关怀他人 3、特别爱笑,自己先笑,他人也就跟着笑了 4、语言幽默。 这些也是老伴情商高的原因。语言幽默这条短期学不来,但前面几条刻意去做的话我也能做到,看来并不是我天生内向,并不是我注定情商低,并不是我固然性格差,是的,我是可以立即改变的。
我深刻理解了《弟子规》中的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也完全相信了”圣与贤,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