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孙彩平教授,上午她围绕“伦理视角下的法治教育”这一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孙教授从伦理视角下法治教育的起点、教材中法治教育的设计思路、德法相济的教学思路、程序正义是法治教育的关键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当代儿童法律意识发展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向我们具体阐述了如何从伦理学的视角认识和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午她为我们带来了以“如何在德育视角下展开历史主题教育”为主题的报告, 历史主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理解德育课程中历史主题学习的目标定位呢?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孙教授从实践哲学的视角阐释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生活的实践智慧。融合了认知、情感、意志、决断、行动等要素,是具有文化、道德意义的智慧。 其次,从历史的本质来看,历史记载着人类曾经追求文明、美好生活的历程。它如同一面镜子,人们学习历史,在传承人类文明遗产的同时,知兴替、明得失、启未来,在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孙教授的讲座给我们学员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收获。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道德问题为目的,将德育内容内转化为个体的能力与行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建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的教学内容,引导孩子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体验、感受、辨析,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提升法治修养,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涵养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