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观念,那就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的确,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为了吃饭,我们何必自己种菜呢,买就行了,现在各类服务太多了,只需要购买,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于是这种观念很容易被代入到方方面面,老婆今天生气了,买份礼物哄哄就行了;觉得某个领域的知识太匮乏了,那买几本书或几门课学习一下就行了;自己的认知不足了,补充点认知工具就行了……种种这些,都是“购买”的延伸,是一种“补缺思维”。
疗法不是从输出端改变,而是通过后台改变输出结果的要素配比,从根本上最有效地改变输出端的状况。
“约翰逊疗法”的有效性在于:在某个人对我形成错误和不利认知的时候,我不会正面改变他的认知,而是进入他的后台去改变那些要素的指标。
有时候两个人会因为各自的观点不同而争论,甚至是吵的面红耳赤,最终谁都没有说服谁。智慧的朋友是能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观点无对错,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观点去争论。
情绪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最好的情绪管理是从走心阶段就开始干预,情绪上来了,你需要做的就是等一会儿,让情绪过去,再开始做出回应,千万别在气头上做决策。
认知刷卡看似一瞬间完成的,其背后的机理可以说是非常复杂。首先你脑子里要有巨大的知识库以及随时调动他们的能力。其次,要具备系统性思维,能够看到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要加入动态的维度。最后,懂的认知治理,智慧是一种生长机制,改变认知不能只看结果,而应该从过程上努力。
但包括认知在内的很多事情并不是补缺就能解决的。往往那个问题或缺口只是表象,如果不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今后照样会产生风险。正如昨天的复习课说的,认知需要的是治理,而不是提高,也就是说当我们觉得自己认知不足的时候,只看书是没用的,还要融会贯通地学会去用。同样的道理,买书和买课等行为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有所改进,而是学习过后有所顿悟,认知上发生了改变,才会有行为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