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臣服就是与生命之流合作。我接受现状,我放下期待,我不急于脱离,而是把此刻看成人生的启示。
【概念转化】所谓臣服,不是消极的无可奈何的认命,而是一种认清现状后放下期待的智慧的接纳。
【个人体验】昨天刚刚从深圳回来,女儿大学毕业,我们送她去入职报到。
她早上去公司办理入职手续,一时半会也回不来。上午十点,我们在她宿舍吃完饭,给她留好中午饭,然后在公司门口打车去机场。32度的天气,站着等车的功夫就开始淌汗,三四分钟就已经热得不行,我们都没说话,有种不舍和烦闷的情绪悄悄滋长。车来了,绿灯亮起,司机催促着往后备箱放行李的老公,我赶紧先坐进去,不知道为什么,汗如雨下的同时泪如雨下,那种强烈的离别的伤心瞬间笼罩着我,老公上了车,我一直在擦脸。他一开始没发现,后来转头跟我说话才发现我不对劲,赶紧问我你怎么啦?我掩饰着说没什么,他这才反应过来,安慰我说她又不是不回来了,国庆过年都可以休假回家的嘛!我没理他,估计司机早就发现了,有点尴尬,也只是安静地开着车。
哎,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下子那么脆弱,她读高中大学都在外面,去北京送她也没这么伤感过,这一次是真的独立单飞了,但往返路途遥远,聚少离多真的成为人生常态了。
其实去年九月之前我们说好了,女儿回老家考公考编,这样方便我们照顾她的生活,个人问题什么的也顺理成章不需要我们操太多心。可是校招时她突然决定暂时不回来,打算先在外面闯几年再说,我纠结了很久,各种担心,但最终还是尊重她的选择。
这次陪她出来看看,确实生活很不方便。她上班的地方在龙岗区,属于深圳比较郊区的地方,而我们是回民,回族饭馆基本都是兰州拉面,她要么自己煮饭,要么点外卖,这对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好在闺女还挺乐观的,哪怕她非常害怕虫蚁蟑螂一类的东西,第一次看见宿舍门口的非洲毒蜗牛蜗牛也是一声尖叫,但最终她还是按网上教的方法来一个盐渍蜗牛。她能乐呵地接受这样湿热的环境,我实在不忍给她泼冷水,只能一直安慰鼓励她。
姐妹群里一直在追问我离别的时候有没有哭,我大方地承认了,这没什么吧,尽管我已经好多年没流泪了,我允许自己用泪水表达伤感和不舍,也接纳当下的一切不如意,哪怕成长需要用离别、泪水、漂泊来书写。因为对于女儿来说,这也是她必经的成长之旅。
【行动指引】所谓臣服,是对当下的无条件接纳,放下对外界的期待,对别人的要求。在亲子关系中学会课题分离,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自己放下功利心,不急于解决问题,不急于摆脱困扰,而是和当下的一切和平共处。就像女儿一开始看见蜗牛会尖叫,看见灶台上的蚂蚁蟑螂不想煮饭吃,总有一天,她能接受环境的不便坦然自若的继续生活。这就是成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