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现在自己对周边“生存环境”并不是很熟悉,没有办法对周遭的结构进行很清晰的描述。比如你住的小区在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与周边菜市场是什么关系,这里面和附近都有些什么人,都是干什么的,似乎我们忘了如何与最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交流。
我一直很羡慕在老家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交格局,每家每户联系都非常紧密,尤其是类似乡绅、德高望重的人以及在村里经常走动个的老人,他们简直就是“社牛”化身,他们能够对附近所有人家都非常熟悉,能够“轻而易举”地和村里所有人家聊家常、话心声。但是似乎20世纪80、90年代之后的孩子来说,因为有了“小区”这种人类聚集地,“附近”似乎变化得很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一堵墙、一家电梯隔得好像有十万八千里,不要说对周边社区的了解,身边邻居三年之内能够少换一次就很好了。
人类学家项飙在2019年的时候提出过“附近的消失”,他说,“一个纯粹原子性的个人,有的时候说是关心,他对附近没有兴趣,只对他家里头或者全世界感兴趣。这个是附近的消失,是一个趋势,一个问题。”
附近,是身边的历史和社会关系。
“消失”的附件就是我们不能与周遭世界建立一个很紧密的连结,或者说我们没有兴趣去建立与周遭世界的连结,明明都生活在一个社区。也可能这些琐碎的不重要,自己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改变和超越现状,超越自己目前的现状、超越目前的城市、乡村,追求世界。
“附近”对于个体来说,有时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近水解近火的关系。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就近的关怀是附近能带来的关怀与幸福。
“附近”对于市场来说,亦敌亦友。大的市场需要集中精力,吞噬周围小市场,但同时,大的市场需要懂得附近的供需情况,需要明晰附近消费者或者民众的喜好、活动空间甚至消费范围。就像大型商超沃尔玛大润发之类的,或者是美团外卖,消灭附近、消灭附近带来的贸易摩擦对他们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有时候我也发现自己想买东西或者想快速的挑选到合适的东西的时候,一般就是去大商圈,或者直接点开购物软件,并未留意身边的街道。想去旅游的时候,很少说去家附近的街道观察观察,一般都是挑网红景点或者出市出省。
比如,逛网上超市和线下超市,这两种方式是有很不一样的感觉的。在街边或者某个菜市场或者是超市,例如这个阿姨态度怎么样,性格怎么样,物品怎么样,购物过程中会有一种很鲜明的对比和层次感。但是网购的感觉就像是“搜哈”,然后交易结束了,满足感、即时感得到地非常容易。这两个层次——方便快捷的送货上门与线下等待你上门的摊贩或者商超之间的距离就是附近。有一次,我网购了一些零食回来,我弟就很嫌弃的说,“看来你要经常逛逛超市,老是在网上超市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么快到,量又这么大”。
我们似乎比以前更加向往效率和质量,更注重自身的享受,更注重成果的质量与数量。似乎也更急切的想要达到目的地,更急切的想要一份即刻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不断向外扩张和探寻似乎也是一种新奇,一种建立与世界的连结以及寻找亲密的体现。
其实,附近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中间阶层的“弱化”。容易看到的是社会底层和社会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就像班级里面的前十名和后十名,就像基层工人和阿里高管,就像附近美食打卡和景点,奇观,类似这两类随便一点风吹草动都是“惊天动地”的。相对来说,中间夹层的弱化似乎不小心吞没了大部分人的声音。庞大的中间群体的失语,似乎是一个暂时没有办法根治的恶疾。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参与、接触社会底层和社会顶层的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是被迫裹挟进某个圈层,那个圈层其他人参与不进来,自己也出不去。
也许方法就是寻找附近,构建与附近的连结,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让知识富有生活的实践气息。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菜市场去菜老板进行沟通,构造出互相信任的感觉。找回消失的自信,我觉得这反倒有可能克服所谓的“社交恐惧”。加入“附近”,这也会增加你对生活的层次感,找回社交中的自信。
本文摘自Cristiana进行时~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