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健身法》,(美)金哲彦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3月第1版第2次印刷,11.8万字。
001 走路
走路是最方便、最常见、最灵活的运动方式。选择与生活方式相称的走路方式。感受身体的变化,体会成就感。
002 改善站立姿势。
双肩打开,肩胛骨向脊椎方向夹紧,使胸部展开、背肌伸展;腹部用力,将臀部向后牵引,使骨盆前倾,但注意腹部不要凸出来;将重心置于丹田(脐下4-5cm)。
003 走路前热身。
伸展运动松弛肩部、背部、腰部,唤醒肩胛、腹肌、臀部肌肉。
004 走路姿势。
脚掌放松,感受脚跟到脚掌的滚动;提臀、收腹、腰部挺直;用胯部带动腿运动(而不是用小腿带动身体);双肩打开,手臂后拉(充分运用肩胛骨、缓解肩部不适);随运动速度提高,缩小大小臂夹角。
005 走台阶。
抬腿时臀部用力,从腰部开始带动腿和脚踏上去,感觉好像要用身体后方的肌肉将身体举起似的,脸朝向正前方,避免腰部弯曲;上台阶时脚尖到脚跟全部落地。
006 走坡道。
体重位于前方的腿上,有利于刺激身体松弛的肌肉。脚跟先着地,让膝盖充分伸展后踩实地面,用到整个脚底,使步伐充满力量。步幅略小于平时步幅,避免大步幅使头部、腿部向前而臀部落在后面。
007 LSD走路法。
轻负荷持续慢走1.5-2个小时,听着音乐专心走,强化腰腿部肌肉,使末梢的毛细血管更加发达,提高有氧运动、燃烧脂肪的能力,促进皮肤的氧气供应。
008 快走。
提高步频,微弯肘部,手臂快速摆动,活动肩胛骨,体重保持落在腿部正上方。有利于增强肌肉力量,增强基础代谢率。
009 走路&慢跑。
走10分钟,用比走路稍快的速度慢跑3分钟,再走10分钟,再慢跑三四分钟……习惯后,慢慢延长跑步的时间。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跳跃刺激骨骼和肌肉,增加肌肉力量。
010 日常留意躯干。
坐地铁时,双腿分开,均匀分担体重,留意丹田位置,臀部和腹部用力,保持平衡;
坐着时不要用到椅背,坐得轻一些,感觉骨盆立起来,脊椎骨笔直,仿佛把头部向正上方拉伸的感觉;
伏案工作时,使肘部和桌子的高度一致,抬高屏幕与视线平行,避免持续低头和耸肩;
日常多用双肩包,避免单侧负担重物;
穿高跟鞋时,利用大腿前侧保持平衡,骨盆容易后倾,静止站立时经常用手支撑骨盆,使其前倾。
011 走路后拉伸。
拉伸跟腱和小腿肌肉,拉伸脚背,拉伸脚踝,拉伸腿部后侧,拉伸髋关节,拉伸腰部,各保持10秒。
012 不适、疼痛时的护理和按摩。
膝盖、腰部、小腿、脚底各按摩操。
013 提升走路热情。
经常改变下走路的环境;立下目标再走路;设定与自身能力相符的速度;记录走路成果;找到一起锻炼的伙伴;不要勉强,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过热或过冷的时候注意控制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