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乐观的孩子--ABC模式

I:

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在遇到外境的时候,比如与朋友吵架、受到父母的批评等。我们总是以惯性思维去考虑事情,而没有去关注自己当时在想些什么,缺少了觉知。举个例子:在学校里老师以为你做错了事而来责怪我,我下意识就会对自己说:“她又来找我麻烦了,她总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怪我,一定很讨厌我。”

ABC模式的介绍:

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时(Adversity),我们最自然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很快就会凝聚成想法(Belief),这些思绪会变成习惯,我们不会意识到这些想法。若没有看护好这些想法,他们就会引起后果(Consequece),我们所作所为就是因这些想法而产生的直接后果。它是我们放弃、颓丧或是振作及再尝试的关键。

A——这里指代的是不好的事情。可能是任何负面的事件,令人不开心的事情。

C——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产生之后的所带来的感受与行为。

B——代表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看法。


通过记录ABC日记,来捕捉自己的当时想法: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是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不好事情,尽量客观地记录下实际情况,不必对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栏是写想法,想法是你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请注意把你的想法跟你的感觉分开(备注:感觉属于后果)。

第三栏是写后果,记录不好事情发生之后你的感觉和行为。


A1:

生平第一次被解雇,而且是还没有签过正式合同。那天是3月30日,我给自己组的组长请假,说是早上有点事情,10点到公司。

(因为自己做事情没有考虑很多,导致时间延误到下午1点多才到公司。)导致领导直接将我开除。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原因,不重视工作,对工作不认真对待。


A2: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运用上,将发生的事情以平静的心看待。多换位思考,不要事情太再意,好也罢不好也罢。通过事情要总结出自己的不足,以后不要在犯相同的错误。也不要轻视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