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的大学课堂里面设定了五大平时加分渠道:1. 坐教室的第一排。2.认真完成雨课堂等网络课程任务,参与深入讨论。3.积极参加线下课堂互动。4.做好人好事,帮助老师和同学。5.完成各章节的思维导图。
这些加分渠道之中,最近发生了关于第一条的争议。
有学生说,女生为了争分,不惜每次跑断腿去争位置。但是出现了某些同学,人未到,而是让他人用物品霸位置。其中引发了人际矛盾冲突。
这个规则是否要取消?
甚至有同学提出干脆轮流坐第一排。
之前我本来也有一些动摇,但是看到学生说轮流坐,一下激发了我的自我辩论系统。
让学生坐第一排的原因是因为大学生普遍喜欢坐在后面,避免和教师近距离沟通。坐后面,特别是最后一排的通常是vip度假区,身在曹营心在汉。此外大学生换教室上课,难免拖拖拉拉,慢吞吞地来。此加分策略,无意是促进学生要尽快来教室,积极和教师亲密互动的策略。
如果轮流坐第一排,即是每个人都有加分,根本是抵消效应。看看宫斗剧和职场剧,哪个高层是按资排辈爬上去的?功劳和苦劳必不可少。我的五大加分渠道之中,实际上也是功劳和苦劳共存。
提不公平的同学,是否要缺乏有效解决的人际交往冲突的技巧?如果是我,来到教室,看到有物品霸位置。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拍照,作为物证;第二和坐在旁边的同学沟通,作为人证;第三就和授课老师沟通,作为官方认证。做了三件事,于情于理都做好准备,避免人际冲突。反过来看,如果自己先到教室的第一排,但是要上洗手间,能不能去?答案是:忍一忍,等老师来教室官方认证之后再去,避免人际纠纷。
如果的确是每次都跑得不如别的同学快,坐不上第一排,是不是一定要通过这个渠道加分?答案是否定的,没必要做个偏执狂,在一棵树上吊死。我设定的是五大渠道,一个渠道走不通,还有四个渠道。总之,方法比困难多。
我作为任课教师,下次课也会再次强调规则。我不希望学生们都是傻白甜,学会利用规则,为自己争取合理合法的权利,是未来社会化必不可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