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读经典2
有句老话:"少不读红楼,老不看三国。"年轻时我的理解很简单:《红楼梦》是写男女情事的,当然少儿不宜。《三国演义》是权谋智术大全的书,也不能让老人读,否则都成了老奸巨滑的猴精猴精的人,那社会上哪还有慈眉善目呢?(我年轻时看红楼,也喜欢"宝玉太虚会可卿、宝玉初试云雨情、贾瑞误入相思局、多姑娘极奉贾二爷"等"重要"篇章,一笑。想那时,多亏《金瓶梅》未解禁,否则,几几不为所害。大笑。)等我到了不惑而将至耳顺的年龄,一遍一遍重读这些经典的时候,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经典的力量,对于培养我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是多么的重要。
一部经典所反映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社会的思考,也有对人文的探索。我们之所以推荐经典,引导人们去读经典,研究经典,是因为经典能引领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能引导人们向更高层次靠拢,让人们活得更明白更精彩。
《红楼梦》好,当然有它多层面的意义,社会的、语言的、人性的、情爱的、建筑的、美食的、药学的、诗词的、伦理的、民俗的、花木的等等等等。单就从女性的角度而言,它对女性美的赞扬和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强烈对照就能让我们百感交集,唏嚅喟叹!对美的叙述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还记得吗?晴雯撕扇、宝琴雪立、湘云醉卧、黛玉斗诗、宝钗丰腴、妙玉折梅、探春理家等几乎已经完全定格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种纯真,那种烂漫,那种才情和诗意难道不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吗?可是当我们知道了这些美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只是昙花一现,在那种女性被摧残被玩弄被侮辱的制度下,女性毫无自我的结局也成了必然,我们能不撕心裂肺吗?掩卷而思,凄凉而复淒凉!还记得吗?金钏投井、睛雯病销、迎春被噬、探春远嫁、黛玉葬花、宝钗空闺、妙玉遭污、熙凤入监、香菱魂归。忽剌剌大厦倾,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们不仅为这些水做的优秀女性而感慨,也常常为那些为了一朵花、一件新衣、几文钱而争斗的十几岁的小婢们而掬一把同情的泪水,我们还会为那些死鱼眼般的被世俗污染的老女人们留下同情和理解,赵姨娘、周瑞家的、甚至王夫人、邢夫人等都是社会的牺牲品和陪葬者。读懂了这些,我们能不被经典感染、感动、感激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