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小姑娘在林间散步,她发现前面不远处的房子两侧,有两个一样大小的花园,花园各有一个园丁在打理。不同的是,一个园丁一边除着杂草,一边骂骂咧咧: 这该死的草,什么时候才能除完。再看他的花园,杂草丛生,一片狼藉。而另一侧的花园却是鲜花满园,整洁有序。园丁呢 不紧不慢,吹着口哨,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
小姑娘很好奇,于是走上前,问第二个园丁:“ 为什么你的伙伴如此辛苦忙碌,却没有把花园打理好,而你好像非常轻松自在呢?”
他说: “ 我曾经也是一遍一遍地铲除杂草,可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干活,杂草似乎永远都在长。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我种植了一些比杂草长得还快的鲜花,这样一来,杂草慢慢就被压制住了,最后花园里一眼望去,都是鲜花,再也不见肆无忌惮的杂草了。”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是,一个人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但现实中,当我们遇到困境时,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所不为”上,放大问题难度,进而寸步难行。可我们却忘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有所为”的事情上,而不是在那些“不能为”的事情上。
这个故事里,第一个园丁一直在围绕着“不能为”的事情打转,而第二个园丁另辟蹊径,从“有所为”的事情着手,最后终于找到了根除杂草的办法。
方法总比问题多,而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你看到的只有问题和你的焦虑。
我是做外贸销售的,给老外打电话一直是我难以突破的心理障碍。为此,我找了朋友帮忙分析我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我一直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没有做出力所能及的应对方案。比如,客户会提什么问题,我应该如何答复?客户如果拒绝沟通怎么办?客户的兴趣点是什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客户的兴趣?等等。
打没有准备的仗,不输才怪。
就算偶尔“胜利”了,也是概率问题,难以维系。
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归根结底就是,把你的时间精力多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固守陈旧的思维方式。
因为,答案就藏在有所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