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孩子是心太软,还是应当心太硬?
其实,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软硬兼施”。
我们看一个案例:两个妈妈,一个妈妈心太软,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底线地放纵孩子,处处护着孩子,结果教育出来的孩子不服管教,不尊重长辈,经常朝父母吼叫,不懂感恩。
另一个是虎妈,不断地批评打骂孩子,对孩子过度期待,要求异常严厉,在她的高压管制下,孩子内向自卑,做事畏手畏脚,十分懦弱。
可见,这是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不可取。
智慧的做法是,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要硬,避免先夸再打压的方式,这样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比如,有很多家长这样夸孩子:宝贝,今天的作业完成得不错,但是就是字体太潦草,书面也不干净。
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才可能因材施教,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未必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比如孩子骨子里的期盼是什么?我想大部分家长可能会说,玩手机、穿名牌、交朋友,睡懒觉等。
其实,这些并不是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孩子骨子里的期盼是这样的:
第一:做的每一件事都希望得到肯定与赞许。
第二:做的每一件事,都希望爸妈能看到。
第三:希望爸妈对我来软的,不要来硬的。
大家都熟知的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在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拿砖头砸同学,便把这个同学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同学来得比陶行知还要早,陶行知便给了这个同学一块糖果,并告诉这个同学,因为他来得要比自己这个校长早,所以奖励他一块糖。
接着陶行知又给了这位同学一块糖果,说:因为在自己阻拦这位同学的时候,这位同学及时的停止了伤害同学,所以说明这位同学懂得尊重人,所以再奖励一颗糖果。
事情到这还没有结束,陶行知接着又给了这位同学一块糖果,并告诉他:根据自己的了解,这位同学是为了帮助女同学才做这件事的,说明这位同学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的人,这个糖果是奖励他的正义感。
听到这里,这位同学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愧疚感,哭着向陶行知承认了错误。接着陶行知又给了这位同学一块糖果“你已经认错了,这是奖励你主动承认错误的,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你可以回去了”。
方式要软原则要硬, 形式要软立场要硬, 流程要软言语要硬, 安慰要软谈话要硬。
那么,父母教育孩子怎样做到软硬适中呢?
(1)父母要明白教育孩子的初衷。
(2)父母也要也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
(3)父母要把握软硬兼施的度。
总之,父母教育孩子要软硬兼施、刚柔相济、恩威并施、收放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