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图书馆

在宿州的一片稻田里,升腾起一座图书馆。

明天要回家了,天气炎热,去咖啡馆纳凉的想法让大家不约而同。本来,对稻田图书馆的产生心存芥蒂:在这个皖北的平原地区,不应该是麦田图书馆吗?为什么稻田?来到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地方所在地有一个水库,相应的这块土地,就是诞生夹沟香稻米的宝地。我查一查,“夹沟香稻米”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软而不黏、香绵筋道、回味甘甜”的独特风味闻名,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誉。

宿州稻田图书馆像从稻穗里长出来的建筑,青灰色屋顶斜斜铺开,像被风吹弯的稻秆,几面通透的玻璃墙嵌在木质框架里,将整片稻田揽入怀中。站在馆内,看稻浪在风里起伏,绿色的稻苗晃成流动的海,连空气里都飘着米花香。

前来图书馆打卡的人还真不少。有人靠在窗边看书,书页翻动声混着稻叶摩擦声;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想把稻田、图书馆和天上的云都框进画面。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木地板上,映出稻浪的影子,慢慢移动。我们每个人点了一杯咖啡,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扑入眼前的的稻绿让眼睛得到滋养,久久不愿离开。说是图书馆,看书只是拍张照片而已,更多时候,大家像是来赴一场与自然的约会。指尖划过书架上的书脊,却没心思抽出一本细品,目光总忍不住飘向窗外——风过时,稻苗们齐刷刷地弯腰,又齐刷刷地直起,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合唱。

咖啡的凉气在杯壁上凝成细珠,顺着边缘滑下,画出蜿蜒的水痕,倒和远处田埂的曲线有几分相似。女儿和侄女举着手机调整角度,嘴里念叨着“再等朵云飘过来就好了”,语气里满是对这帧画面的执念。

其实谁也没真打算在这里读几页书,不过是借着“图书馆”的名头,把自己嵌进这片稻绿与天光里,做片刻的风景中人。等照片发出去,配文里提一句“在稻田边读了一下午书”,便也算圆满了这场短暂的奔赴。

原来皖北的夏天,藏着这样的诗意——让书香和稻香缠在一起,把故乡的味道,读进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