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人体五官的听觉器官,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果出现听力损失,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其实很多耳疾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
1.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朵。
由于皮肤和鼓膜被水浸泡,再加上耳垢(俗称耳垢)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如果有鼓膜穿孔,中耳炎复发必然是因为水进入耳朵。
2.戒掉经常掏耳朵的习惯。
拔耳不慎会造成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伴有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3.游泳前要体检。
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者。矫正后才应该游泳。
4.远离噪音和持续高强度的场景。
比如放鞭炮,演唱会,KTV娱乐场所,因为噪音大会导致噪声性耳聋,爆炸会导致爆震性耳聋。
5.远离酒精、烟草和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觉神经有毒。
6.避免撞击头部。
且不说打耳光,打头部会造成听力损伤,打耳光会造成鼓膜破裂。日常生活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并不少见。
7.擤鼻涕时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你要一个一个地吹左右鼻腔,不要同时捏左右鼻孔,因为鼻腔后部有一个管腔(咽鼓管)与中耳腔相通。吹气不当会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8.适合坐飞机吗?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9.当心其他疾病
全身性疾病导致耳聋。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第一临床病因。也可能导致肾病、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应监测这些疾病患者的听力。
10.定期检查听力。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年龄和发展速度因人而异,与整个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关。因此,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