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年了,大多数家庭群会发红包、抢红包。而红包一般是随机的,运气因素几近百分之百。谁抢到的多当然更开心,抢的少的就不那么开心。
只要是人,都喜欢“得到更多”,而严重厌恶损失一丝一毫。比如收入一直增加,自己高兴,家人开心。然而,一旦有一天要降低收入,
日常生活中,情商高的人,都被认为是“会说话”的人。其实,这里的关键是,这些人说的话是“投其所好”,只拣你喜欢的话说——用的是“收益框架”。
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虽然道理上是对的,对对方也是有益的,但基本上是毫无意义(油盐不进),就是因为这是个“损失框架”——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自己也位列其中)。
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根本原因都来自心理学的一个观念——损失厌恶。
人类的进化,让我们变得都喜欢得到,而讨厌失去,得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