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维
今年2月初,票圈被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狠狠地刷屏。收割一票眼泪的同时,也在警醒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们,你们长点心吧。没钱连一个流感在北京都治不好,危机到了。
上周,我分享了一篇名为「26岁摩拜高管:“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的文章,阅读也在7w+。分享原因除了标题的狂妄之外,因为我是80后,我就想看看为啥要开除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年」这个词与「危机」组合在一起,怎么就这么毫无违和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年」已经与「70后」,甚至「80后」结下了不解之缘,毕竟如果是89年,也不到30呀。
我理解中年危机除了与这几个名词,形容词互搭之外,还有几个公认的标签:「上有老」「下有小」「房奴」「车奴」等等。市面上,只要把带有这些刺眼标签往外一亮,准有对号入座的,扎心的。我特意查了下,这种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叫联想效应。
这种效应的产生有两点最容易被忽视:
1.忽视事物与事物的联系,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2.信息是都是客观存在的,当其载体与形式可变换后,使得人们在处理过程中产生误差,带有主观臆断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某些和自己有联系的词语时,自动把自己代入其中的秘密,也是文案写作的惯用伎俩,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别让自己的思维轻易上当。当你误以为只有中年才有的危机,其实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01 凡事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开除也一样
可当理性战胜感性时,你会发现这些主观臆断那么不堪一击。我们拿「26岁摩拜高管:“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这篇文章做个分析。文中讲述了这位26岁高管如何亲自开除了一个40岁老员工的故事。先忽视内容的真实性和片面性。原文如下:
公司有个资历很老的员工C,第一波跟着创始人,快三年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随着团队变大,业务稳步增长,C逐渐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业务上不思进取,并且不断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周喆吾(26岁高管)拉着副总裁和他几次谈话,每次谈完好转几天,很快又固态复燃。周喆吾和他私交很好,但是事到关头也不得不就事论事。最后无奈之下,周喆吾还是将他给开除了。
这是一个因员工表现没达到公司要求而被开除的职场常见案例。恰好因为这位员工资历老、40岁,整个中年群体就这么自然的被带沟里了。除了人群的形容词之外,我提醒大家注意这一连串的形容词及语句:
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②业务上不思进取、③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④固态复燃。我想反问,如果你是公司老板,这种情况的员工无论多大年纪,都会被劝退吧?
02 正确认知“危机”
百度中,危机一词的解释如下:
是有危险又有机会的时刻,是给测试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团体、社会发展的转折点,生死攸关、利益转移,有如分叉路。
人的大脑分为三层,可理解为直觉、情绪和理性。安全作为人类生存需求中马斯洛需求的最底端,首先要被满足才能奢求实现其它需求。而危险作为安全的重大隐患,是最先会被大脑外层触及。此时,最容易发生的场景就是理性思维被其它两个层占有,没有理性思考的空间。从而,导致危险被看到,机会往往被忽视。还拿刚才的案例讲,被开除就一定是坏事吗?非理性的应激反应路径是:被开除→自我怀疑/否定→是否能战胜情绪?→不能,死循环出不来;能,理性战胜感性,看到机会。每一次失败的经历,要比成功更宝贵。这是哪位名人说的我不记得了,我理解的宝贵之处是失败更能让人看清很多东西,总结很多经验。这些是在成功时,看不到也想不到的。失败时,看到的都是why,成功时,看到的都是how。被开除本身是职场向你发出的一个宝贵信号,当做机会的人会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分析被开除的原因,向内找问题;当做危机的人,向外找借口。
03 有危机感不是坏事,但要做好内外的平衡。
凯普兰最先系统地提出危机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努力保持一种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当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即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也就是危机状态。
诸葛亮被重用不是因为他26岁,而是因为他是诸葛亮。黄忠被重用也不是因为他62岁,而是因为他是黄忠。谁的危机不会因为未到中年,就不会有,如果有,也是因为你是你,不是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