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日本古代神话,下至川端康成的小说,日本文学里无不透露出一种极致的物哀之美。一个自然灾害频发,领土仅仅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岛国,生离死别即是常事,一切事物在人们眼里亦去樱花般短暂。内里,便产生了一种难以把握的情感,从飘零的樱花中看生命的灿烂与消逝,于人生的种种无常,悉数含蓄内敛地藏于内心,在外界难以表达,便与自然寻求共鸣,遥相呼应,产生了物哀之美。
这种淡雅的审美意趣跟中国古代的寓情于景怕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加之日本平安时代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其作品中不乏援引中国诗词,致使我初读《源氏物语》时,竟产生了一种正在读中国古典小说的错觉。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书中所涉人物四百多位,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中下层贵族,宫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反映了平安时代的社会生活和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
书中主人公光源氏为桐壶帝所宠爱的一位更衣所生,因这位更衣出身低微,又偏偏受桐壶帝独宠,常常遭受其他妃嫔的嫉恨,于光源氏未满三岁之诗,不堪折磨,抑郁而终。因为其母亲的缘故,桐壶帝亦非常喜爱这个孩子,又考虑到他并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在众皇子中难以立足,不得已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而这位源氏公子似乎生来便是不同凡响的,从小便生得貌美俊逸,长大之后更是光彩夺目,才华横溢。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惊叹。于十二岁行完冠礼之后迎娶当时朝中权臣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而此女生性矜高冷淡,与源氏公子之间并无亲昵可言。此间不得不提起一位女子,这人儿便唤作藤壶女御。因她极其肖似已逝的那一位更衣,为桐壶帝所续娶,成为光源氏的继母。而源氏却不顾伦理关系,对她思慕不已,以致后来与其发生关系,并诞下一子(这便是后来的冷泉帝)。桐壶帝亡故以后,藤壶女御悲伤自责,削发为尼,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我想源氏对她的爱是掺杂着对母爱的追寻的,而这种爱而不得,贯穿着源氏公子的一生。此后他处处寻花问柳,其间诸多缠绵悱恻,香艳旖旎之事,直至他在山中寺院遇见一女童,长得跟藤壶女御极为相像,经仔细打听得知此女是她的侄女。源氏大为欢喜,将她接入自己府中,精心呵护教养,而她长大成人之后更是出落地举世无双,聪明伶俐,跟源氏成为夫妻后感情甚笃,深得源氏宠爱。而世事复杂,源氏后来又迎娶了明石姬,三公主等人,致使紫夫人最后抑郁而终。到此时源氏公子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对紫姬的爱终是无法替代,顿觉世事无常,归隐山林,于几年后也离开世间。书中对他临终时的情景并无描写,仅以云游二字做为一章的标题带过,我读到此处心中的哀感顿时涌上心头,曾经多么光芒万丈的人物,最终仍旧要归为沉寂。曾有人批判他轻浮,但我却认为,与他交往的众多女子,每一个他都是认真对待,真心爱过的。对这些女子而言,在她们如花般短暂的一生,与源氏公子邂逅,得到他真挚的爱情,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春日赏樱,夏日戏萤,秋日观枫,冬日看雪,那些纤细如缕的感情一点一滴地融在故事之中,无论是书中描写的景,例如宇治山庄的秋,明石浦的虫鸣,中秋之夜的月色,还是那些人物,比如光源氏,若紫,夕颜,胧月夜,夕雾,都泣诉着美好事物如银河般流逝而尽,泣诉着永恒的徒劳,泣诉着极致的物哀。
“不管是樱、萤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纯粹的美丽,人们亲眼确认它们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