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鲁思.贝本梅尔
这是《非暴力沟通》里印象最深的一首诗。对于评论我们司空见惯,我们把观察的现象无意识地加以主观思想,因为观察的现象对于要表达的话语似乎毫无效率可言,不用赘述。这样“夹杂色彩”的话语真的有利于沟通吗?
为了迎合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总希望快速高效完成任务,遇有困难,迎难而上,解决后大呼过瘾,再接住下一个抛来的问题,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达成目标,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然而,一旦空闲下来,就会感到内心的空洞,无所适从,仍想用填鸭的方式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丰满。我们只是这样一把默默承载任务和重量的椅子吗?
我们频繁沟通,又恰恰不懂沟通;“效率”解决问题,而往往忽视了交流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内心的触碰,感受的共鸣。“我和老公又吵架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事儿,都会这样。”一句看似安慰的话却阻碍了内心感受和需求的表达。我们深陷于语言的“沼泽”,别人的安慰话语从小到大常伴左右,仿佛这些语言就是情感问题解决的办法。堆砌了太多内心的需要并试图淹没它,不光自己的还包括身边关爱的人。我们在乎行为方式,而不深究需求驱动;找寻解决办法,而不考虑内心期盼。内心的需求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通读《非暴力沟通》后,我深知评论、感慨、指责以及批评都含有或多或少目的性。不带偏颇地公正观察才是平等沟通的桥梁。表达自己或他人具体的内心感受,即便示弱也有助于摘下面具解决冲突,因为彼此都看到了最真的感受。以为他人的言行与我们感受有关,殊不知这并不是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自身的需要。基于倾听与满足需要,提出非命令式可供选择的具体请求,这样能够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最终与人达成有意义的联系。
学习沟通模式内化成自己的交流方式并非易事,毕竟二十多年固定的思维方式岂能一朝一夕就改变。要想转变说话,需要自己转换思想勤练习多交流。周末的读书会,请了专业沟通老师指导我们。非暴力沟通,简称nvc,有个形象的比喻,暴力沟通与非暴力沟通就好像豺狗与长颈鹿。豺狗的双目居中视为眼光短见,只能看见眼前的路,注重眼前事物,看不见长远的关系;脾性焦躁,遇事咬人,就像暴力的语言,时刻攻击别人,人际关系紧张,对自己他人要求高,对达不到的要求,常常一点就着,急躁就是他的代名词。而温和的长颈鹿,拥有一颗40公斤少女体重般的巨大心脏,比喻处理关系时有大胸怀,与他人关系和谐,处事冷静;长长的脖子袒露出来,就好像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为了良好沟通,愿意把脆弱透露出来;它能把带刺的植物作为食物咀嚼,将其溶解成汁液转化成能量吸收并滋养自己,就好似暴力的语言经它咀嚼能吸收转化成一种柔软的力量,再有意识地将平和的语言表露出来。
读书会让我们一步一步模仿长颈鹿式的语言。最开始的游戏要求我们把感受表现在面部,让伙伴来猜。游戏结果出乎意料,不知是长期压抑自身情感缘故,还是表情相比感受单薄肤浅,我们的感受总被对方猜测错误。多样的感受用表情来承载是多么的无力。面对曾经最不中听的那句话复现时,自己爆发式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要说出口的刹那是那么畅快淋漓,心底里的难受化为乌有。从所有需要中找到自己最想被满足的,试着冥想需要被满足后自己的状态,全身放松深呼吸体会那种祥和的情景,你能感受到冥想带给你的身心变化。从现象找寻感受,由感受追溯需求。你会发现当小伙伴倾心帮你找出你的需求时,当一个个最真实的需求浮出水面,接过真实的需求卡片时,带着颤抖音说出谢谢时,内心的澎湃感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一切尽在不言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是苍白的”等等这些话语并非如此,从这堂课的内容中收获的恰恰是语言的潜能,当老师握着我的手,没有丝毫害羞的眼神躲闪,直视着我,静静地听完我说的话,直到我说出我所有想表达的内容后,没有为了迎合没有缓解尴尬,而是让时间在我们对话中凝固,让烦恼在我们身后消失。她轻声地问我内心感受和需要,就像自己扪心自问一样,这是人性最平和的交流,是最有力量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