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更新文章,有读者在下面留言说:今天又是颓废的一天。
其实看到这句话,我当时没觉得有什么感觉。
但晚上很想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回答呢?
1.跟自己和解
每天24小时,但每天的状态不一样。
有的是上午心情好,有的是下午心情好,也有的是晚上心情好,也可能今天就是想偷懒。
这时候,只需要做到一点:接受自己就好。
今天因为老公在家,我想做点好吃的给他,于是不是在做菜的路上,就是在做甜品,没怎么看书,但我却很乐在其中,因为,我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的生活我很满足,但我的日更不能落下,于是晚上忙完我就开始提笔写文章,这时候脑子乱糟糟的。
什么都想不出来,后面又陷入不好的情绪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想法:
1)一会觉得自己数据不好,很失败;
2)一会又觉得自己写的很垃圾,别人都不爱看。
于是,我开始自我怀疑。
但我后面我又想,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现在就是如此,也急不来,不管怎样,先写起来再说。
这就是先接受自己的现状,再想办法去改变。
2.先养成一个微习惯
我们很难跨大步子去改变自己,不如就去养一养自己的习惯。
怎么做呢?
1)先做一件积极向上的事,最好能带给自己成就感,最好跟自己想做的事有关。
前面我讲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颓丧的状态,慢慢地恢复成积极向上的状态。
就是去改变自己对这件事的认知。
比如:当我提不起笔再次写作时,就去看知名作家对于写作的看法。
看完他的经历后,我更知道写作不是件易事,也知道想做好一件事,光感兴趣还不够,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是观念转变过来了。
其实有时候改变就在一瞬间,但坚持改变却需要不停地转念,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糟糕想法时就要及时觉察并转移注意力。
2)把这件事正向的事做成小习惯,像洗脸刷牙一样自然。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方法。
在养成习惯的时候,最好提升这件事的频率,今天做,明天也做,甚至五年、十年后还做。
渐渐地,它就会变成你的日常。
3)找到做这件事的乐趣
一件事做久了,也觉得枯燥。
这时候就要学会找到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自己是否真的投入其中。
有一读书方法是:口到、眼到、心到,我认为培养习惯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是嘴巴说说,眼睛没有看,心思不在上面,那么习惯也会变得可有可无。
写在最后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无聊且枯燥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想,去做。
一时的颓废也没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各种情况。但我们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改变,那么就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