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木心回忆录第十三讲到十六讲。
之前读过一次但不觉得有味,今日再读才知道,有味无味和阅读者的鉴赏力有很大关系,正如品酒。而品酒的前提不仅在于对酒的经验,还在于品味的标准。以这样的类比来看,木心先生的文学史,作为他私人的文学回忆录,带着他强烈的个人的文学经验,以简洁的语言讲述,为读者留下大量的空白,而这空白实际上是木心先生已经内化到他生命中的人生经验,对世事的洞察,对人性和世界以及文学的理解。倘若我们不具备同样的知识结构,读这本《木心回忆录》是有点困难的。
木心对文学史上人物的理解都是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对他的特点做出感受式的评价,他捕捉到的是一般文学史教材中没有的,比如,他认为中国的哲学家只有一个半,老子和半个庄子,剩下的诸子百家只能算作伦理家。这是他对人物的本质属性的把握。为什么我们一般读者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我想它依赖于每个人的知识和学养,以及敏锐的感受力。史料很多是枯燥的,关键在于人的感受。我个人觉得,木心先生的艺术感知力很好的帮助他了解了文学。所以他对文学史上人物的文体风格都非常的有自己独特的印象,比如,他说到老子的文风精炼玄奥,庄子汪洋恣肆如果这算是文学史上定论或者普遍的 理解的话,那么他对孔子的评价“圆融周到”我觉得就比较个人化了,他甚至说孔子多重人格,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以前我觉得感性的捕捉非常重要,但今天木心先生让我感受到有种感受力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的,具有穿透力,这些所谓的印象捕捉,实际上是以对人的个性,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宇宙人生的理解作为基石的。所以,简简单单一讲,仿佛是讲一个文学史上的人物,实际上涵盖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比如,历史著作,哪些是文学价值比价高的,标准是什么;比如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他以穿衣服做比喻,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一直的文学理论做基础,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像肉体,最好的应该是裸体。到后面,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衣服穿得越来也多,反而是内容上越来越贫乏了。这个比喻我个人很喜欢。从这样的标准出发,他喜欢老子的简,直白又含蓄,有美感。这样的审美鉴赏力是有文学理论做基础的,所以才有穿透力。
木心先生对历史阶段整体特征的把握也是很精准的,比如春秋战国时代,他说是文化上和哲学上的黄金时代,此后两千年都是吃老本,出现了文化上的断层。而为什么春秋战国时代会出现这样的光荣现象,他从知识的贯通性上指出,现代知识的大分工,实际上是消解了智慧。这种一体化的观念,实际上就是智慧。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通识教育,可见先生的眼光超前。
今日读这几讲,于简练的文学史中感受到了厚度和思维的向度,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