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 游』 湘西的歌声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在凤凰,游沱江是热门的打卡线路。那里北城门外的码头上,总是人头攒动、游船如织的阵仗,枉如老电影里的上海滩。游人顶着炎炎烈日,排着让人灰心的长长队伍,然后乘上那种能承载六人、八人、十人的长木船,由艄公拨浆,摇晃着去往一、两里外的去处。

为了避开日头和人流,波建议第二天一早去游沱江。只是如波一样冰雪聪明的,显然不在少数,所以当我们赶到码头时,那里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静静地等在那里,似乎有大事即将发生。

要说最喜欢的凤凰时刻,那必然是她的清晨。现在的凤凰太火了,来这里的游客也太多了,让这个小城多有些喧闹,尤其是沱江畔的夜晚,简直能炸裂上天。来之前,朋友就劝我们千万不要住景区内的江景房,前一日夜游沱江时,我们就感受到了他建议的中肯。尽管沱江上的镭射夜景很绚烂,但那两岸的酒吧也真是太吵了。

只清晨的凤凰是安静的,江上的客船还要半个小时才上班,江面因而很是清幽,没有了上海滩的喧嚣,方见她为边城的娴淑。

那时淡淡的晨雾还未散尽,远远地留在江面一抹,淡化了江上的小桥和江畔吊脚楼的底脚。就像国画中的云雾,粗看像是画家省略出的留白,却往往具有隔绝仙境和现实的功效。仙境、梦境或许和现实没太大区别,然而它却有着超脱的自在。这或也是我们在欣赏风景时,潜念着喜欢薄雾的原因所在,不是很厚重,但却能在一眼望尽处分隔画面,薄雾之上,自是仙境了。

在凤凰的仙境里,有小桥上疏离的游人,有吊脚楼中未醒的残梦,还有虹桥后的青山,浅浅淡淡但却充斥画面。它们同样都映进现实的沱江里,那时的沱江清澈而平静,我总怀疑小小的沈从文,会从水下突然钻出,浮在水面长舒一口气。他的小伙伴们游聚到他的身旁,叽叽喳喳地告诉他有喜有忧。喜的是找你的表哥终于走了,忧的是他也抱走了他的衣服,江上的玩终还能多一会,回家的打也看似逃不掉了。

那是这个边城孩子的烦恼,就在这个边城的清静之中。我们为它的清静而来,也带来了它不曾有的喧嚣,和它渴望有的繁华,这也让它不能再清静了。就如这个清晨,我们虽身处在凤凰的美丽梦境里,却盼着码头早早开业,游船早早开工,能带我们远离这让人灰心的长长队伍。

果然,码头开业了,梦境就结束了,江面也不再清静了。不知什么时候,码头对面的江上,停下了一条小船,船头站着白衫红裤撑着蓝花伞的湘西小姐姐,不知什么时候,她开始了自己的歌唱。她先唱了几首山歌,让刚刚还烦心队伍漫长的人们,忽然有了听演唱会不想走的感觉。

那姑娘也和演唱会的明星一样,是搞气氛的能手,她会在歌唱的间歇与游客互动,“对面的那个帅哥,你想听啥子吗?妹妹给唱呦。”对面的一片不同年龄段的帅哥,便争相起哄说出了自己的所好,只那些所好庞杂又小众,在岸上就乱作一团,难以走进撑蓝伞妹妹的心中。

要说靠起哄得到的票选,那不得不佩服大妈们的实力,尽管来自五湖四海,但她们心中都装着同一个广场。最终那姑娘的歌单塞满了广场舞的主旋律,首当其冲的便是“今天是个好日子……”

同同低声和我说,昨天路过这里听的就是这首歌,我说,等这波人走了,还会有人一起票选出这首歌的。



02


上了木船,船老大显然对红裤姑娘的主旋律是不满意的。一上船,就问我们要不要听沱江上的调子,乘客们自然要得,他便划着船,哑着烟嗓,给我们慢慢哼唱起了湘西的山歌。

那调子不像是一首歌,更像是歌唱着诉说。那歌声里夹杂着土语,我们多半听不出他在唱些什么,那旋律也朴实直白,谈不上美妙。但他就这样倔强地唱着,与其说在唱给我们,不如说在唱给他自己。而船上的人们,也不再像码头上那样热烈躁动,大家都安静地听着,听着……听着手浆轻拨出的水声,听着流水轻拍船舷的波声,听着夏日里的蝉鸣,山林中的鸟啼,还有一个男人深情的诉说。那个歌声让人很沉迷,听着听着就走了神……


“二老想出了个主意,就是两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岨去唱歌,莫让人知道是弟兄两个,两人轮流唱下去,谁得到回答,谁便继续用那张唱歌胜利的嘴唇,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喜欢上了渡船家的翠翠,他们想要通过歌唱来打动那个少女。于是在那个夏季每个晴好的夜晚,翠翠家对面的山谷,便彻夜回荡起了两个青年的歌声。

一曲终了,有好奇的女乘客问老船工唱的是什么,他说是行船号子,她又问里边说些什么,他说多是当地风俗。我和那个船工说,《边城》里说,湘西盛行“唱歌的风气”,曾“驰名于川黔边地”。不像内地男人羞于歌唱,船工说唱歌原本就是男人的事业,在过去,不会唱几首好歌是讨不到媳妇的。

翠翠祖父在听到两个青年彻夜的歌声后就曾对翠翠感慨,“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翠翠妈妈也喜欢唱歌,他们在山谷中对唱。

翠翠问后来怎么了?祖父说,后边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03


船将到虹桥时,桥下靠城濒江的一侧有一溜吊脚楼。我大概判断,这里就是城墙外北边街那一带。那条街上有着凤凰最窄的道路,而最窄处临街房屋的另一边,便应是处在江上的吊脚楼。从江上的角度来看,临岸的江中杵着许多挤挤插插的高木桩,支撑起了那一溜空中楼阁。

如今这样的建筑风格,已然成为湘西风情的体现,充分展现出靠江人民向江面要空间的生存智慧。然而我们在深入地想一想,不禁还会疑惑,既然空间那么狭小,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搬到城里,或者去到更为开阔的山中呢?

如今凤凰的城墙形同虚设,城市的边缘已经拓展到了江边,甚至发展到了沱江的另一边。而在沈从文的那个年代,城市还是有着城墙内外的区别,他在《从文自传》中多次提到苗变,苗人攻打城池,城墙便是城内人的心理防线。同样可以想见,在苗变中,城外的吊脚楼自然会是第一批受伤的。因而我们大体可以判断,住在城外的人,多半是为城市服务的底层人民,这个城市未必愿意也或者就没有能力接收他们。而他们也不能离开这个城市太远,战乱时,他们还得躲进城市,他们不得不在城墙上保护这个城市的同时,看着自己的房屋和财产受到侵害。

而说到吊脚楼,那自然是最靠近城市的一种无奈的建筑变体。当然这里也同样靠近江岸,临近码头,便利的地理条件,也为许多靠江吃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门。沈从文在他的《湘行散记》中,就曾多次提到他沿沅水而上返乡时,路过不同城市江岸边的吊脚楼,和那里传来的歌声。

那些吊脚楼里的歌声,是给买唱人唱的。沈从文在《桃园与沅州》中说,“她们的技艺烧烧鸦片,唱点流行小曲。”她们的目的是“挖空每个顾客的钱包,维持许多人生活,促进地方繁荣……”当然,文中这些话是有反讽意味的,他讽刺当地政府要从那些吊脚楼女人身上抽税,美其名曰“捐花”,经费反而用于安保和教育。

不过现在沱江两岸,开了许许多多的酒吧,却似乎以一种高雅的方式,延续了这样一种吊脚楼的传统。以唱唱歌、喝喝酒的方式,来缓解游人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而一个旅游城市的发展路径,不也是通过流量成为网红,招揽更多游客,在通过旅游文创来带动就业(维持许多人生活),并促进地方繁荣吗?

只是如今酒吧里的歌声尽管美妙,但那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个标准化的产品,我们总为旋律、技巧、歌喉所打动。然而它们还能有竞争翠翠芳心的二佬,为讨媳妇的老船工,唱得那样的神情脉脉吗?

现代人,大多已没有时间再去看一篇长长的文字,也更没有时间去听一首旋律单调的长歌,现代的流量密码,都藏在标题和第一段里。如今的凤凰,似乎也找到了更抓人的标题和第一段,如今沱江上的夜晚真是太燃了,空中照射着镭射激光绚烂无比,各个酒吧里的歌声震耳欲聋。

只是这样的浮光掠影之下,那个藏着小从文,藏着翠翠一家的湘西边城,又在哪呢?



04


与现代沱江上红火的夜晚形成鲜明对比的,过去吊脚楼里的风情,还是得去沈从文的文字里去找。


“妇人们恩情所结,也多和衣靠着窗边,与河下人遥遥传述那种种‘后会有期各自珍重’的话语。很显然的事,便是这些人从昨夜那点露水恩情上,已经各在那里支付分上一把眼泪与一把埋怨。想到这眼泪与埋怨,如何揉进这些人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之一部分时,使人心中柔和得很!”


在那个清晨,为从文掌舵的水手经历这番吊脚楼上下不舍的告别之后,从文的小船也要启航了。而在这个清晨,过了那溜沱江岸边的吊脚楼,我们的小船也就要进万寿宫前的沙湾码头了。

在那里,新一轮人山人海的热闹又要开始了。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

    



《岳衡笔记》全集:

『云 . 游』岳衡笔记① 北京,岳阳

『云 . 游』岳衡笔记② 君山奇遇洞庭湖

『云 . 游』岳衡笔记③ 岳阳楼记

『云 . 游』岳衡笔记④ 衡山脚下

『云 . 游』岳衡笔记⑤ 祝融大神与南岳庙

『云 . 游』岳衡笔记⑥ 忠烈千古

『云 . 游』岳衡笔记⑦ 爬上,南天门

『云 . 游』岳衡笔记⑧ 冷酷的仙境

『云 . 游』岳衡笔记⑨ 石鼓聚贤传千年

『云 . 游』岳衡笔记⑽ 守一座城,47天

『云 . 游』岳衡笔记(终)再见,衡山


《湘西散记》合集:

『云 . 游』湘西散记① 去到,凤凰

『云 . 游』湘西散记② 沱江上的桥

『云 . 游』湘西散记③ 江上的歌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沱江上有许多桥,最高的一座自然是连接喜鹊坡和南华门的凤凰大桥...
    云行笔记阅读 6,955评论 21 207
  • 01 K9064次列车从衡阳离开时,就已经晚点了两个小时。 那趟列车是老式的绿皮火车,没有空调,有着那种需要两...
    云行笔记阅读 4,253评论 7 58
  • 在读书的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摘抄句子,记得有一个淡蓝色封皮的笔记本,纸页洁白绵软,有淡淡的蓝色条状印痕,我一直用蓝...
    须臾_f504阅读 2,817评论 0 0
  • 车缓缓地攀爬在不断上升的山路弯道上。 车窗外如絮如烟似雾似纱的云,忽而聚拢忽而飘散,亦真亦幻,高耸陡峭的山峰顺手把...
    Anwei安玮阅读 4,756评论 1 4
  • 岁隙闲志 悠悠坐了八个小时的火车,到凤凰时已是晚上八点。 民宿老板守在车站,帮我们将行李搬进专车后备箱。待我们落座...
    朴谷阅读 3,398评论 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