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作为清华大学百年诞辰的献礼片,讲述了四代清华人在四个时期的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
在世俗的迷雾下,他们有过迷茫,曾被打击,也倍感无助,但在一系列的变故与内心复杂情感的斗争中,他们终究选择了自己的本心,无问西东。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23年,清华学子吴岭澜在一个实业救国的年代想紧跟时代潮流,即便在实科不列,文科满分的情况下,仍旧选择学习实科。
当时出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问吴岭澜如此天资为何不学文科,而选择实科,吴岭澜却固执辩解:“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去学实科了,大家都说学实科好。”
吴岭澜认为不管将来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不管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
梅贻琦告诉吴岭澜,他还忽略了一件事——真实。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
次年,1924年,当泰戈尔访问清华,在记者会上问清华学子:
“我们各民族最珍贵的是什么,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新世纪的礼物?”
“你知道自己的内心吗,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吗,你们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吗?”
“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吴岭澜不断追寻内心的声音,只问真实,无问西东。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1938年,昆明。高校青年学子们因战争因素南迁进入西南联大念书。沈光耀,一名富家子弟在简陋漏水的茅草屋子里听课,同时也面临着家国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母亲用家训劝阻;另一方面,国难当头,日军日夜轰炸,平民死伤上千。自己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良好的飞行员素质,理应在这个国家生死攸关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贡献。
沈光耀母亲讲:“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到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什么是你祖上没有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幻光。我怕,你还没有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
沈光耀在家与国之间抉择,想起了那天空军教官的话:“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在那个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安静课桌的年代,在家与国之间,沈光耀最终选择了国,在与日军对抗中,舍命灭敌,英年早逝。
那是信仰与时代的碰撞,沈光耀只问盛放,无问西东。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962年,北京。护士王敏佳和陈鹏、李想是初中同学,李想和陈鹏爱慕王敏佳。
学校推荐孤儿陈鹏去国家研究所工作,陈鹏因为要照料王敏佳而拒绝了工作机会。却在一次误会之下,陈鹏以为王敏佳与李想好上了,便想着无牵无挂去了研究所工作。
后来三个人因为念起初中老师,于是前去探望。
却不料看见了老师被师母胖揍,气急败坏之下,王敏佳和李想私自打开了医院的档案,模仿领导笔记,拓印成了一封警告信,后来事情败露,在重逼之下,李想不愿失去边疆支教的机会与荣誉,王敏佳决定自己承担。
批斗大会上王敏佳被骂被打,而李想却被当做英雄一样接受边疆支教的祝福与表彰。
陈鹏原本以为李想和王敏佳好上了,去了国家研究生,封闭工作,却在深夜大雨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敏佳,将其带入屋内,好生照料。
王敏佳因为一次冲动掉进了无底深渊,而陈鹏就是那个为她托底的人。
为了王敏佳,陈鹏不惧与全世界为敌,只为深情,无问西东。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2012年,广告公司职员张果果忙于为奶粉公司做提案,在工作期间,他找到了四胞胎的困苦家庭,结识了四胞胎的家人,给了他们一家很大的希望,却在最终输掉了自己的提案,没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也让四胞胎家人失去了希望。但是张果果还是自己出力帮助四胞胎家庭度过难关。
正值公司高管Robert提议与张果果一起扳倒上司David,并且Robert善意告诉张果果不要无私帮助四胞胎,会引来讹诈。
但是在内心的挣扎之下,与父母的点拨之下,张果果拒绝了Robert提议,不选择同流合污,选择相信四胞胎的家人,最终收获了四胞胎一家人的礼物与感恩,也让自己选择了无悔。
“愿你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四个故事,四场抉择,浓缩成了中国百年历史。在一系列的变故中,最终主人公都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无悔的选择。
泰戈尔的《爱者之贻》中写道:“世界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的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
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