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液体

上午,在七班讲“认识液体”这课时,我发现窗台上有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并且还标有刻度,大致看了一眼,里边装了有200毫升的水。

突发灵感:先不用课件,直接拿着孩子的水杯来讲液体的性质,应该会更好一点。

在讲液体的第一个特征时,我想把杯子里的水倒进别的容器里,让孩子们发现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得出:液体“无确定的形状”这一特征。

旁边孩子的桌子上有一个水杯,是那种比较厚的保温杯,看不见里边的水,孩子们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笔筒可以用来盛水。

于是,便把里边的笔放在讲桌上,然后把孩子水杯里边的水倒进塑料笔筒里。谁知道,笔筒下面有一个小孔,水刚倒进去便流了出来,弄得差点把桌子上的书给浸湿。

赶紧用手指把小孔给堵上,然后和孩子们探讨水的形状。尽管孩子们也理解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还真的比较仓促,甚至还有些尴尬。

下午的课堂,还是这节课,不过已事先准备了一个量桶和一个小塑料瓶子,瓶子里事先装了一点水。

这样,课堂上讲解液体的特征时就不再慌乱。液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等,孩子们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上午的课堂,应该是典型的没有备好课。其实也不是没有备好课,前几天就已经把这些东西准备好了,只是觉得课堂上如果再给孩子们做点实验,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况且我也试了几次,确实完不成教学任务。

但是,如果科学课堂上只靠课本、课件来讲解,孩子们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别说用心学习。

哪怕是演示实验,也一定要让孩子们看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整节课围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展开,通过实物观察、动手操作和游戏互动,帮助孩子们加深“形状”的概念。课...
    2486fd2b98b0阅读 847评论 0 2
  • 第一章暴雨中的相遇 雨水像被撕碎的银河,倾泻在这座城市上空。 林晓阳站在星辰大厦的玻璃旋转门前,怀里抱着一个半空的...
    等待下一次相遇阅读 583评论 0 2
  • 第一章暴雨中的相遇 雨水像被撕碎的银河,倾泻在这座城市上空。 林晓阳站在星辰大厦的玻璃旋转门前,怀里抱着一个半空的...
    等待下一次相遇阅读 594评论 0 1
  • 本课通过给同体体分类观宰固体的性质研究周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等方面的性...
    檀香木新霞阅读 4,059评论 0 0
  • 人们将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而把不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 英国科学家牛...
    平静的风ajr阅读 4,7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