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了报道济宁的一个电视节目,济宁经开区在大力发展养鹅产业,电视上展示的航拍镜头,这么平整,可以说是一马平川。那里的老百姓种田比南方山区方便多了。
南方的水田,这个山窝一块,那个山窝一块的,只要有水源灌溉的山坡都被改造成了梯田,客家先民真是太勤劳了,在大山里也能顽强生存。以前山区里与外界通商,那是要翻过一座一座的大山,大部分要靠人力挑出大山,或走水路运输,马与驴子好象并不适应南方的环境气候生存,根本就没有它们奔跑的平地,也没有大型的草场来牧养它们。
记得几十年前,不知道哪位地方主官突发奇想,从北方运来了大批的白山羊,想在当地发展养殖业,把羊分发到每个公社,每个生产队。养了没有多久,那些羊大部分都拉肚子死掉了,没有死的变得瘦骨如柴,最后,白山羊就是当地绝迹了。
那也让我们长见识了,此前我们孩子只在电影上见过白山羊,那批山羊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活的山羊而且还摸着了。
看来还是鹅的生存能力强,电视上看到的鹅和我们这儿没有不同,只是济宁的鹅好像比我们这儿的鹅要肥一些。
说山东,我们就联想到山东大汉,我以为山东人个都很高,接触的山东人多了,才知道山东人的个头和我们这边的人也差不了多少。倒是我见过一个同学的夫人也是山东的,个子也不高,甚至都要低于本地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