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谁?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也是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探索的课题。
当然人处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际遇,面对不同的人表现出的自己也会有分别,所以人真的是立体又多面,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做自己。
前段时间看了《我们恋爱吧》第三季,看着别人的恋爱故事,我看到不同的嘉宾在节目中的不同表现,由此反映出的不同人的性格和特质。
有自己特别欣赏的,也有感觉行为不妥的,也有的特质是自己已经具备的。由此我开始思考……
我的性格是怎样的,我应该是比较温和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我比较好相处,也不愿意和别人发生冲突。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遇到生气的人和事也有暴跳如雷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是真生气了。
爱学习,比较勤奋,这些词用在我身上应该也毫无违和感。
从高考的成功再到大学后的顺利考编,再有就是工作后的评优,一切都挺顺利,因为我对自己一直是高要求,我不允许自己丧,也不允许自己荒废时光。
于我而言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舒适自然的状态,这也是本真的我。后来想想这或许和我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
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在18岁之前没有离开过生活的小县城,所以从小就有一个梦,要出去外面更大的世界看看。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们也验证了这句老话,我们努力学习,通过高考的“跳板”摆脱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2013年考取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年考上教师编制,如愿做了一名小学教师,2021年在南京买了属于自己的首套房,正式定居,这些对我来说就是30岁之前人生的里程碑时刻。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挺感谢自己的出身和这些难得的经历,正是因为此才让我倍加感受到知识的可贵,如果没有高考那三年的努力和自律,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当然还有高四那年(因为文化分数线未达本科分数线复读了一年),每天早上5点去操场跑圈的经历,让我更加身上具备坚毅的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
所有有些时候我在想应试教育并非只有弊端,高中阶段的我们目标是相当明确,也愿意为了达成目标不懈努力,反而有些同学上了大学开始迷失方向,缺少了必要的规划,导致整天浑浑噩噩。
02
前面说的是我身上的闪光点,下面想来聊聊需要改进的地方。
1.更加关注生活一点,不能只有工作,比如生活的情趣,为自己做精致早餐,研究美食,为自己搭配好看的衣服,衣品也很重要。
2.去掉些锋芒,多些温柔。当然这里也指也很重要的是生活层面,尤其是和另一半相处的过程中,要更加的温柔体贴些。
3.果敢些,勇于表达自己,不做“老好人”。有些时候为了别人宁愿委屈自己,这样会带来不好的体验,勇敢做自己,尤其在职场中。
4.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爱自己是给予别人爱的前提,无论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需要保持独立清醒的人格。
多方面的爱自己,这其中当然有物质方面的,但也不乏精神方面的,留足独处的时间,带自己去想去的地方,体验没有体会过的新鲜事物。
学会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的优秀,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要自我拉扯和把自己否定的一无是处,这属于心理的范畴。
5.在亲密关系中,尤其在恋爱中我应该属于安全感缺乏的那种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信任对方。两段恋爱谈下来,都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相爱感觉,或许这其中有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欲,但是也希望自己收获浓烈的爱情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男孩子,和他一起相伴到老。
6.工作的前两年沉迷于工作,当然现在也是,后来我开始思考,工作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来这世上也绝不是为了工作而生,应该有更加丰富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