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飞鸽
我今天辅导了2小时,一位40岁的HR经理准备演讲。
最后,我被她的生命故事深深的打动!
先来看看这位伙伴的复盘~
复盘促使我们成长~
PS:本文已经经得演讲者同意公布网络
(一)第1个小片段
这位经理她经常说感觉自己这一生没什么起伏,一直都过得挺顺的,没什么精彩的瞬间。
通过跟她相处,你会发现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或者建议你不要放在心上。
比如,当你遇到一些烦心事,准备要跟别人发脾气的时候。她会说,“哎呀,下次遇到烦心事,要先暂停30分钟,然后再回来处理,你就会心平气和很多了。”
比如,她的女儿在学校,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被同学说:“扮嘢”。她就跟女儿说:“哎呀,算了算了,这没什么了,不要放在心上。”
再比如,当你经常迟到,她会说:“哎呀,你不要经常迟到了,你可以调闹钟,你早一点出门不就行了吗?”
你会发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好像风轻云淡,一笔带过。但是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样风轻云淡的态度和表达,好像会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错觉,让人不能很好地接受她的建议和意见。
她也是唯一一个我见过的,把自己的生命线,画成一条直线的人。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感觉没什么,感觉很平淡,我的心态就是很平的,心态就是很好。
最近她要做演讲了,她觉得她自己没什么好说的,她觉得自己没什么故事好讲。
第1次做演讲的时候,她讲了“做朋友要门当户对”,用了“阿里巴巴”和“水浒传”的案例。1
于是,这次我问她:“你希望听众听完你的演讲以后有什么收获呢?”
她说:“我希望观众听完我的演讲以后可以学会坚持。”
我说:“好啊,你能不能先简单跟我说一说你的故事,你将会用什么样的故事去说明坚持呢?”
于是她就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从刚毕业选工作开始说起,具体讲了工作前几年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从当时的前台成为现在的人力资源经理,收获了很多对自己非常关心和支持的同事和领导等等。
听完她的故事以后,我感觉到好像这个故事并不是在讲坚持。
于是,我邀请她与我一起剥洋葱,我说:“你所做的一切都非常让人敬佩,对了,这个故事她跟坚持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一起来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拿笔写一下,用一个词回答,为什么要坚持?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她写下,因为不计较。
我问:“为什么不计较呢?”
她一边写一边说:“因为要成长。”
我问:“为什么成长呢?”
她一边写一边说:“因为要开心。”
我问:“为什么要开心呢?”
她一边写一边说:“因为要安全感,可以让我现在开心,也可以让我未来开心。”
当连续问了4个为什么之后,我感觉应该是它了--安全感。
我继续问:“你说你需要安全感,那是什么让你没有安全感呢?”
她开始说起了1996年的事情。那一年,她家里买了第1台电脑,而98年的时候,互联网不断更新换代,电脑也不断更新换代,她经历过DOS系统的年代,那时候搜索都还要打find C:/,后来经历了win32,win95,win97,同时,当时互联网还传言说2000年即将世界末日。这让她感觉到社会变化之快,淘汰率如此之高,这也在她心里埋下了第1个不安全的种子。
不仅互联网变化快,教育体系也变化快。
04年的时候,研究生导师还是“1+2”的模式,也就是1个导师带2个学生。到了06年,研究生的导师就变成了“1+20”。
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本科在扩招,而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只能选择读硕士,这导致了硕士数量进一步加大。这一系列的变化再一次让她感觉到“不安全”。
后来,她毕业的第1份工作从前台很快就转做招聘了。在做招聘的过程当中,她有很多的机会跟用人部门进行交流,她会听到很多用人部门对该应聘者的评价,为什么这个人不能要,公司对这个岗位的要求是什么,正是因为她听得太多这些现实又残酷的声音,进一步地导致了她的不安全感。
因此,为了更有安全感,她的内心开始生成一个信念:不去计较,只管成长。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我跟她做了一个梳理。
我说:“好的,说到这里,我们重新来回顾一下,基本上的故事脉络出来了,我确认一下:你本次的演讲目标是什么呢?”
她说:“不去计较,只管成长”。
我说:“一般为了论证某一个观点,我们可以用“WHY HOW WHAT”的结构去讲故事。
比如,你一开始说了,你是怎么做到,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可是我蛮好奇,为什么你会这么做,而当我听到你刚刚说的两点,社会变化和工作的残酷后,我被深深的打动了!我理解了为什么你会说:“不去计较,只管成长”,它非常的立体,非常具有生命力。
而且我也能感受到,当你说“为什么”的时候,比你前面说“怎么样”和“是什么”更有力量,更有感染力,你的声音都变得轻柔许多。”
她说:是的。
我还跟她分享了V字理论,跟她分享为什么“WHY”的部分这么重要,因为它是故事起伏的关键。
讲完之后,她惊叹到:“哇!我没有想到,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可以说!被你这么一层一层的剥,剥,剥之后。我感觉我现在对演讲,我都自信了!”
听到她的分享,我很开心!我反馈到:“听到你说,你现在越来越喜欢演讲,对于演讲越来越有自信了,我感到很开心!因为这就是一个演讲教练应该要支持演讲者呈现出来的状态。”
(二)第2个小片段
接着,我说:“这个演讲其实到这也梳理得差不多了。但我发现了一个还想很深入探究的点。
其实通过刚刚的对话,我们会发现你的生命并不没有你想象当中的那么的平淡。但是你永远只会告诉别人这个事情好的一面,貌似它的坏一面你选择了一笔带过,风轻云淡。你觉得这是来自于哪里呢?”
她说:“我从小就这样了。”
我问:“哈哈,那你觉得你身上的这个点是来源于你的爸爸还是来源于你的妈妈呢?”
她说:“我这个点其实是来源于我妈妈的,因为我妈妈就是这样子,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是简单的带过。我妈妈她有胃癌。癌细胞所到之处会很痛,要打吗啡。虽然她很痛,但她只会很平淡地说一句:“哎呀,这里好痛”,就这样风轻云淡的过去了。”
听到这里,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她是一个遇到事情风轻云淡,容易被人误解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了。她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是真的坐着说话也不疼。
我想如果听到她这风轻云淡的背后是源自于她妈妈的榜样力量的话,很多人也许就会更接纳她平常风轻云淡的建议和意见了。
(三)第3个小片段
后来她还讲了很多经历,因为她妈妈有癌症,每天都会很痛,必须要打吗啡止痛,吗啡其实是蛮贵的给她妈妈打的也是那种最好的1000块1支的那种。因此,每天都要有大量的医疗花销。但庆幸的是,因为她年轻的时候不去计较,只管成长。所以,她可以有钱给她妈妈出这个医疗费。
这也是,为什么她现在很想做这次演讲的目的,想告诉年轻人,如果你不想等到你30多岁,40多岁时,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有病,因为没有钱治病而痛苦挣扎的话,那么年轻的时候必须要努力挣钱,关键就是不去计较,只管成长。
当我听到这段话时,前后串联起来,我更觉得她的人在发光,变得很高大。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为什么她要这么努力的不去计较去成长。
因为在她年轻时候,她经历了社会动荡的变化,以及经历了找工作现实的残酷。在她中年时,她经历了母亲的胃癌。这些都会造成她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这个不安全感反过来让她更加坚信了要不计较去成长。
这就是她的故事,呈现了一个非常立体鲜活的她!也传递了一个非常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生命故事!我非常期待她的演讲!
(四)小尾巴
我和她还聊了很多,可惜篇幅有限以后再跟大家分享~
我为什么要记录下这个故事呢?
因为我想让更多跟她一样的伙伴,觉得自己的生命故事很平淡的伙伴!不!不是的!我们一定是生命力十足的!只是因为哈窗理论,我们有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正等待探索和挖掘的,让它闪闪发光!我们也因此变得更加自信!
下次有机会,我再跟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和我都做对了什么?让生命之光得以绽放!
Hello,我是飞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