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引领我们迈入优秀的领域,与历代伟人为伍,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观其行,如与他们朝夕相处,同欢喜共悲伤,好似觉得在他们所描绘的舞台上同台献艺。

        只有真正伟大的作品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经久长存。

        人生的境界,主要在于他的思想境界。

        以高尚思想为伴的人永不孤寂。

        在伟大作品面前,时间微不足道“--------弗朗西斯.培根 散文《与书为友》摘录

  我是个理想主义,一直是。以前是个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现在是个寻求统一的理想主义,将来会是个能把握现实的理想主义。

    今天心血来潮买了几卷胶带给笔记本包边防止卷边,想起以前也是这么给一本本喜欢的杂志包边的,上了大学之后不再有这种每月期待用心保护书的心情了。

      初高中的时候很喜欢两个杂志社,其中一个就是时代青年杂志社,《青少年文摘》(不是《青年文摘》,不知道为什么09年停刊了)、《哲思》、《青春美文》每一本我都买,每个月殷切盼望比干什么都积极,用透明胶带包边防止卷边,还用大卷的透明胶一条条贴的滴水不漏,生怕它放久了积尘变脏。

      阅读是我从小到大最久最专的一个爱好了,小时候几乎到了嗜书如命的地步。父母没空管我,那时候大字还没识几个,我爸给我买了一些课外书,精装的自然科学类,百问百答啊,动物啊、宇宙啊、弟子规啊、唐诗啊,带拼音标注那种。还有各种玩具全套的夜光恐龙、火车、电话什么鬼的,当时又是个孤僻淡漠的孩子,跟隔壁邻居的孩子也玩但打不成一片,喜欢自己看书,从来不懂什么是无聊一个人也有很多名堂,搞七搞八。大一点就是世界未解之谜啊、华罗根数学之类的奥数书、世界名著(翻译得太别扭佶屈聱牙以至于从小就不喜欢看严肃文学,红楼梦看了两页睡着了)

      越看越深,一方面,小学三年级已经开始看爱情故事,那时候还有什么《火星美少女》《少男少女》什么鬼的和小本漫画杂志一样那种花里胡哨的,《爱格》那种大本的,四五年级和好朋友一起看小说,《狼的诱惑》《那小子真帅》《龙日一你死定了》什么的,五毛一块租一天,那时候的一块对一个小屁孩来说顶现在的50吧。另一方面,手上别人能看懂的书都被借去看了,自己就看爸爸的书、外公的医书,草药啊民间秘术大全啊人体死穴啊什么《白手起家》《东山再起经营术》《第一财经杂志》《环球企业家》(那时候还觉得我长大以后要做企业家呢,笑),(我爸是个腹黑的事业心摩羯男),印象最深的是《哈佛之光一流口才》(我爸那个年代的书比现在的书的质量高很多,不管是行文还是内容都是精雕细琢啊,那个时候特别崇拜哈佛大学,希望有生之年能去看看也好,里面提到了一次国际辩论赛复旦大学队的一次印象特别深刻,谈的是非洲的一个问题,他说:你怎么能让XXX这个孤舟蓑笠翁,来独钓XXX这个寒江雪呢。一拍大腿,妙哉!(那个时候就向往复旦大学,对它的信息就特别关注,当时决定一定要去上海。然后,我现在在上海(笑),当中曲折心酸就不提了,家里没有人支持一致反对,我悄悄把志愿全填上海的)对了,有次小伙伴在路上捡到了一本佛教的书,我也看了,写得神乎其神,什么轮回转世我差点信了.从此不敢碰宗教,生怕变成一个祸国殃民的邪教教主.初高中素食了四年当然和宗教没什么关系,自己想试试,跟过来关心的物理老师说不想让肚子变成动物的坟墓(老师笑,她那餐吃得特别少.)后来高考怕营养跟不上废了。

      那时候是个特别爱思考、观察、每天脑子里各种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想法不断冒出来。因为学的东西简单,特别转学之后学得比我原来学校的简单得多,对啥都感兴趣(还上过好几个兴趣班,家里没要求全都是自己报的,爸妈虽然不关心我身心发展,但教育还是很看重)接受得快上课听得进,虽然不用功也是满分或者接近满分,当然这种做法并不适用高考,高中已经玩脱线= = 。

      后来上了旁边的初中,想着想着越来越往哲学心理学的方向去了,心理有太多疑问无处询问,当时就像上个世纪的嬉皮士一样整天思考那些基本问题,那时候柏拉图、庄子是男神(那时候理想国看得一知半解,完全是被十年精神恋爱打动的好伐)。老子、周国平、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我讨厌他,都是自以为是的谬论,但承认他开山鼻祖的功勋)、威廉詹姆士、培根、戴尔卡耐基(并不能算哲学家,放这里主要是思想吧,毕竟美国教育之父,当时对着《卡耐基全集》5本书整合的,每天中午看一篇反思运用这么认真。书来自一个当时被当奇葩排挤的好兄弟(后来长大了变好了很多受欢迎了),跟他打赌他输了要他当全班面跪下来叫我一声姑奶奶= =,最后我赢了,耿直BOY当然让他履约啦,大概那时候留下了心理阴影后来渐行渐远了吧。后来自知情商低要修炼).........捧着一本《心理学》,我妈说我神经病= =(8块钱买的盗版书,那时候没有网购,正版只能去新华书店买,新华书店不打折!除了我爸买的,其他的都是盗版或者旧书,当时谷埠街有个旧书市经常跑去那掏;红光小区有个旧书摊,杂志1块一本,旧书5-10块;延安大酒店有个2元书店,古文经典10块钱三本,我的《古文观止》、《增广贤文》《诗经》《菜根谭》、《老子》《庄子》《墨子》等等等等都是那买的,我也不想助长盗版分子的嚣张气焰啊,我最讨厌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没钱啊= =,后来大点有点钱了买的都是正版书,毕竟是个挑剔鬼)

    高中选学校就为了旁边市图书馆,学校那个小小阅览室几乎翻遍了,很多八九十年代的古董书,借记卡上只有我一个的名字。伙食费都拿去买书了,难以自持,下半个星期只能跟同学借= =。半夜不睡觉在看书,熄灯了去厕所看到三四点把起夜的室友吓一跳.........那时候就是只有书籍能懂我了,灵魂共鸣感泥足深陷啊,其他人聊的关心的我都没兴趣觉得肤浅至极个别心胸狭隘的女生又喜欢YY对不能理解的跟他们不一样的我各种猥亵想象 背后嚼舌根,最窝火的是有次以为有人栽赃嫁祸所有东西翻了个底朝天说我偷数学课代表钱还写信威胁,笑死,我这种正规考试都没做过弊宁愿挂的光明磊落的精神洁癖耿直Boy,被好友背叛那么久都能原谅的她太善良让我息事宁人别走法律程序了(性格要澄清一下,一直都是与世无争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还犯我,我还一针;人恒犯我,斩草除根.非原则性问题无所谓,原则性问题绝不退让)只是内向到外向的变化,小学转学之后死党、朋友、认得哥哥姐姐、网友那时候(五年级开始上网,那时候网友见面还是很单纯的还能成为朋友)、某人的带领下已经很开朗活泼啦,初中和全年级打成一片,高中跟朋友街舞社也挺好,高二之后同学间略冷淡因为没有归属管和一些人的造谣生事)有段时间真是别人看我是奇葩,我看别人是傻逼(小时候不懂事大家别介意,长大了明白了自身的局限性和世界的多元性,哪只初生牛犊井底之蛙不曾有点戾气) 后来遇到陈文锦他写道:就像一只鹤站在群鸡之中。(笑岔气)

      写出来和想写的方向完全不是一个样子,很多东西没法写了,偏离了轨道。扯皮到哪去了,说好的深沉呢?说好的热爱呢 = =,严肃不起来了,弃了。随笔这这种东西你们就随便看看= =估计明天起来要删掉重写

  结尾:大学被碎片化阅读害惨了,注意力涣散、拖延症,2019年治病。至于读书,只想说Kindle 云端还有一千多本,只读了几本。 总之:阅读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它让认识世界提升思维积累智慧博古通今与时俱进 让你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不被他人左右被世事迷惑,正三观,改脾气.最重要的即使失去赤子之心也不至于沦入庸俗.

  感谢你看我胡扯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到最后。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放学时,偶尔有家长来抱怨:“老师,我家孩子不爱看书,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玩平板,玩电脑,你帮我说说他。” 暑假里...
    子非鱼即子非余阅读 310评论 2 3
  •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小时候生长的环境,感到有点陌生。小时候觉得大人们什么都懂,长大后觉得他们未必什么...
    68071fae2065阅读 341评论 0 0
  • 试结束了,可以好好开始备战了。 2017上马结束就开始了,无锡马拉松的备战周期,但是因为要准备考试晚上需要复习,所...
    蒲公英的风筝线阅读 202评论 0 0
  • 如果不是外婆的离世,漫天繁星于我已有多年的距离,远到都已经忘记抬天望月,指点星空与旁人说星星在对我眨眼了。守夜的那...
    大四喜儿阅读 376评论 3 5
  • 今天大家第一次来云塘哈,觉得有点对不住大家,中途被拉去打扫卫生真的是不好意思,耽误了开会的时间,也让大家晚自习迟到...
    澤212阅读 3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