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记得读大学期间,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历的老教授为我们讲授新闻史课程。课间,他向我们讲述了一位民国期间鼎鼎大名的时政记者——邵飘萍的奇闻轶事。
在那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时政记者因工作需要经常要与政治家们打交道,所接触的也都是社会上层各行业的大牛人物。这个在当时看似很光鲜有面子的职业其实也是块烫手的山芋——想写出好稿子,拿出针砭时弊有分量的作品就必须得到社会名流们的尊重与认可,甚至要与他们成为挚友,最好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太难了!
人脉,不是说建就能建成的,大人物,更不是你说攀附就能攀附得上的。但就是这样一份棘手又没头绪的工作,被邵飘萍做得风声水起:出身一般的他不仅得到了许多与大人物们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更是随时掌握着当时第一手的内部消息,写出的稿子一经刊发,时局都要抖三抖。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老教授讲道:
每当邵飘萍需要采访某位政府高官时,他都会先准备好一身量身定制的上等西装,面料极其考究,搭配一顶昂贵的西洋帽,挑选一双做工精致的皮鞋,再租借一辆全国的少有的奢华汽车,就连随身携带的烟卷也都是名贵牌子。
他的钱袋里塞满大洋,遇见警卫打点几块,劳烦仆人通报时再打点几块,所有的府内随从都不知他何许人也,但谁都不敢轻视怠慢,一路畅行无阻,出入无人,得到目标人物接见的机会往往是普通同行的几十倍。
邵飘萍是个腰缠万贯的老员外吗?不,他当时区区二三十岁,这一次采访的开支几乎是他几个月的生活费。然而,这样的他往往却能得到名流们的重视与认可,进而拿到第一手的采访素材,而这一篇稿子一旦出炉,价值连城。
在他还不是一个成功者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一个成功者的心态与姿态去做事了。
—2—
美国好莱坞身价最贵的男演员,威尔·史密斯曾主演过一部妇孺皆知的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本片取材于真实故事。
电影中,男主角克里斯是个职场失意,濒临破产的推销员一枚,在他人生最艰难绝望的低谷时刻,他决心踏入一项陌生却多金的领域,连跳数级,成为一名光鲜亮丽的股票经纪人。这对于债务缠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来说,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即便是在最坑爹的时光里,克里斯也把自己打扮得职业有条理。即便身处糟乱的地狱,他也要活得像个上帝。你能看到,电影中的克里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着一套干净整洁的西装,即是是穷得吃不起饭,也毫不吝惜为头头垫付停车罚单。为了让土豪金主成为自己的理财客户,他想方设法与其接近,却永远保持自重慷慨的姿态,不逢迎,不谄媚,不卑不亢,自重而真诚。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能看到,影片中的克里斯有一个特点,无论是走路还是与人打交道,永远会保持昂首挺胸,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一丁点贫困潦倒的影子,在他的性格里更找不到一丝类似于“穷学生思维”所带来的桎梏与烙印。
自信,优雅,慷慨,热忱,执着,大气,最终帮助克里斯力挽人生颓势,如愿成为股票经纪人。幸福,总会主动敲响拥有大人生格局者的家门。
—3—
朋友L君是个被公认的女神,一个星期前与某位中年富豪步入婚姻殿堂。这一略显狗血的桥段成为圈子里大伙茶余饭后的理想谈资,背后的指指点点也是源源不断,但她并不care,对旁人的指摘不以为然。
一次与L吃饭聊天的过程中,我追问道:“为什么非得找个中年土豪供人说三道四呢?你之前那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友不也挺好的吗?虽然穷一些,但也可以慢慢来嘛。”
L君双手一摊,语气真诚地对我说:“别人都以为是钱的问题,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大家都以为女人是物质的,但我们并不是一切都向人民币看齐。老实说,跟一个有钱人谈恋爱与跟一个一穷二白的小伙谈恋爱,在待遇方面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现在的我一顿饭也仍然是几十块钱。但重点是两人相处时自己对方的心态与自己的感受。
我之前跟一个物质水平匮乏的年轻小伙在一起的时候,说实话,真心累。可能是缺什么就更在意什么吧,我平时逛街多看名牌包包一眼,他就会觉得我虚荣爱钱。我多跟异性朋友聊几句,他就会脑补出各种我劈腿背叛的画面。刚开始我以为是他太在乎我了,后来发现并不是,归根结底,他是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过于敏感自尊心太强,太在意自己。
谁都不想跟一个中年发福的秃顶大叔荒废青春,但我不得不承认,和现在的他在一起时,我确实活的更舒服些。毕竟他是过来人,对女生的一些心事都了如指掌,平时更不会无理取闹的犯矫情,他事业方面完全碾压我几条街,所以我再怎么追求自由在他看来也是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对我放心得很,“老子这么牛逼,还怕你看不上我随风而去?”,这份强大自信的背后带给我们两个人一份从容与安定。要是之前的男朋友也具备这样的心态,我宁可天天跟他吃盒饭也不会走到土豪身边。”
我听着女神L的侃侃而谈,深以为她的话虽然略有刺耳却不无道理。我们一众屌丝在意淫高富帅横刀夺爱撬走良家女的剧情时,都以为是高富帅这三个外在条件将我们无情碾压,然而不容易看到的是,支撑着高富帅群体们背后那份强大的自信与精英的眼光,成功人士的胸怀。打倒你的不是先天设定,而是后天心态。
—4—
在简书上写文章已经一月有余,小有成绩。有读者朋友也想涉入写手的领域,摩拳擦掌来向我咨询。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某位读者朋友对我说:“简书有一条规则太不公平了。”
我问:“哪一条?”
他答:“就是貌似如果成为签约写手的话,他们的文章可以直接畅通无阻地第一时间登陆首页,根本不需要层层把关和严格审核。这样一来,我们普通作者的文章就被挤下来了嘛,更何况,他们被淘汰的风险大大降低后,还怎么能保证作品的质量?”
我对这个问题也蛮感兴趣,就专门去几个签约写手的个人主页上浏览他们最近发布的一些文章。
然而我发现:在这些作者成为签约写手,享受“更加便利”的发表条件后,他们的文章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精品频出,丝毫不亚于从前。
后来我想明白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恰恰在于他们的通过率大大提升了,在创作文章时心里也就有了底。“老子就是我笔写我心,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反正也能发布出去。”有了这种从容的心态做后盾,笔者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而写作时心态放松及其重要,他能让你说人话,讲人味儿,文字读起来自然就温暖又流畅了。
而那些需要经过层层把关的普通写手在创作时,脑子里不免顾虑多多,有时甚至左右迎合,最终都变了味道,无法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我自从发现这一规律后,每当日后下笔成文前,都会事先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这篇一定会通过审核,相信自己,尽管大胆地放开写,句句走心。经过实践验证,屡试不爽,越写越好。
—5—
我曾经听过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的演讲,他当时回忆起大学生活时说:“当时大家基本都是穷小子,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只有几十块钱。当时但凡有点闲钱,我都会拿去书店买书,或是用来请同学们吃饭。”
有点钱就用来买书看,这算是对自己的一笔长远投资,没什么太大稀奇;倒是听到他说但凡宽裕些就会请客吃饭时,心中充满钦佩。
在我们还是青葱少年,囊肿羞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自带一些所谓的“穷学生思维”,“老子一天自己日子过得都紧还请你们吃饭?”是很多人固有的执念。然而经常抱着这种“攒钱心态”的人注定在事业上走不长远。
钱不是攒出数量的,而是花出价值的,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不光要学会“提前消费”,更要知道让自己的心态提前成长。社会心理学大师塔尔德曾经提出过“模仿理论”,即:人格形成与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模仿”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俗来讲就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去学那样的人,学着学着,你自己就会越来越接近那样的人。
如果自认为自己目前还不是一位成功人士就不乐于改变现有心态的话,那这样的你永远不会成为梦想中的“成功人士”。真正出类拔萃的人,往往都是还没做成牛逼事之前,就已经开始用成功者的心态与胸怀去做事,去为人。
结语:
每块屏幕前的读者朋友们:即便现在的你仅仅是个loser,也要在前进的路上要求自己昂首挺胸,目光高远,走得像个w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