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朵挨一朵的牡丹花,把尖形绿叶都挤没影了,花与叶各独立于半壁江山,忽而是一串紫红,忽而一片粉蓝,忽而一片雪白,真是一派繁华锦绣。
不管是哪种颜色,都有女人手掌那么大,好像上天就赋予牡丹独领风骚的雍容华贵,一朵独大,舍我其谁?
她可与武则天抗衡,你武皇权利再大,我就不为你开花,被贬洛阳,我就在洛阳生根大发,要耀你的眼,满洛阳城角角落落都是我的天下。就像刘禹锡说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武皇你还有何话讲?
如果没有牡丹花,你的大唐盛世以何点缀?大唐女人以胖为美,低胸宽大的艳色落地长裙,乌发长绾,以大牡丹点缀,恰逢盛世,与大唐佛教齐名!我最喜欢刘晓庆演的武则天,霸道美焰生动。而殷桃演的有点妩媚,范冰冰演的有点冷艳。
粉白红蕊的,大红黄蕊的,还有半边红半边白的,大大圆圆,层层叠叠的花瓣,已掩没花蕊。密密挤挤,有并蒂,有独处,有怒放,还有含苞,生命力何其旺盛!
我对牡丹情有独钟,是有一段往事。深秋时节学校里老屈老师给我两个牡丹疙瘩,我看根有核桃大小,上面几枝快枯的茎,光秃秃的,心想:这样能栽活?不知妈妈怎样在地里,整个冬天蔫蔫的耷拉着脑袋,凶多吉少,我不再关注它了,谁知第二年春天二月份,竟泛绿了,再蹭蹭往上张,到四月初,比五岁侄女还高,枝叉多多,慢慢儿有四朵紫红大花,我惊喜大呼,妈妈洋洋得意,这四朵是我对牡丹的最初印象,以后年年生长直到搬离。牡丹丰富了我对妈妈的记忆,虽然那时懵懵懂懂,但仍让我感受了自然花儿顽强的生命力,体验生命的不同姿态与璀璨光耀。
“云想衣裳花想容”,还涉及到唐代的另一位美人——杨贵妃。当时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命李白写诗,这是当时的翰林李白献给贵妃娘娘的,说贵妃的面容像牡丹花的美艳,衣服如天上的云彩多姿。李白不愧为大诗人,贵妃娘娘如何美妙,你尽情去想像吧。正因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才“春风拂槛露华浓”,真乃“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好疑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竟能这样称赞杨贵妃,至少牡丹是功不可没的吧。
不管怎样,云、花、人共为人间美景,四月是牡丹花的海洋,与蓝天白云共灿烂。人,尤其是女人谁不想成为牡丹?她有着让人惊鸿一瞥就再难忘的美艳,有着仪态万方的魅力,有着雍容华贵的霸气,有着万花难于媲美的傲娇。牡丹,你不光惊艳了武皇,惊艳了李白,千百年来你还惊艳了四月,惊艳了洛阳,惊艳了全国。
阳光下,晴日里,游客扶老携幼,徜徉于花海之中。有的拿着高倍望远镜,还有各色相机,不光观赏,还要留个影儿。更多的是拿着各色智能手机,远近取景。有推着轮椅载孩子的,还有手抱婴儿的,还有三五成群,报团摄影的。太阳照,云在飘,花在笑,人在笑,还有一堆堆粉白樱花凑热闹,再有各色成荫绿树,各色落英,曲径通幽的静平绿水,各种声音的广告,尤其是小径喇叭播出的舒缓悠扬古琴曲,游客是在花中游,在画中游,各种感官齐上阵,是神游太虚幻境吗?
快看,那个牡丹丛中的女神,也许在人群中你不怎么起眼,可此时,你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牡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