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对孩子的态度,我学会了克制,不会言辞激烈。可以及时调整心态,回归当下。在默默做事的过程中,我很清楚,这是在修行。
面对孩子持续下滑的成绩,我很清楚是他自身态度问题。如何正确引导,使他彻底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了两年,还没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老师的建议是缺乏内驱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接下来的求学之路,考验的将会是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不是我把他保护的太好了,让他感受不到现实的残酷和激烈竞争,不能正确得面对现状。再怎么逃避,也逃脱不了用分数衡量一切的现状。我一向以鼓励和陪伴为主,甚至想实施“我无为而民自化”。
从他的学习态度我察觉到:怕吃苦,遇到困难不去想办法正面解决,而是选择逃避。这样的学习态度,已经落下了很多本应该轻松解决的问题。
如何做到扭转学习态度,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更不能吼。不能因为学习的态度,断送掉前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事情。即使不会要求太高,等初三年终考试一结束,何种去向即刻见分晓。
客观评断一下,也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做事麻利,不够细心,丢三落四是常事;健谈,和每一位老师都很聊得来。带来的影响是话太多,分神,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深入探究能力不够。这是导致成绩难以提升的致命性问题。
2.
为什么对母亲的唠叨我控制不住自己?会有态度不友好的反应。因为我需要找一个疏导负面情绪的出口,尽管我意识到这样做不对,需要一个把知道转化成做到的时间。
父母之间拌嘴是常事,以前每当这时,我会很烦。现在我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关闭心门和视觉、听觉神经。我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心态属于长不大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发火就发火,想恶语伤人也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有时跟我没有一点关系,我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心怀愧疚。此刻,我的心态变得成熟。由原来的逆来顺受,到学会拒绝。拥有一副好心态,自信心提升。真正做到不抱怨,不评判。接纳事情发展到每一个节点,接纳反而是最好的疗愈。所有的安排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