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历史,政治和社会环境成就了他们。
他们两个,都出生大唐盛世,也都感受到了盛世的跌落,最终命运都很无奈。
李白崇尚道家,爱喝酒、爱作诗、爱练剑、爱仕途,是他那个年代典型的追求。促成李白“诗仙”称号的,是他与众不同的夸张和想像,也来自于他出身西域自带的那种豪放散漫的气度,正好加上生逢盛世,家中经商提供经费支持及坎坷的官场遭遇,最大程度释放了他的性格内涵。这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杜甫出身名门,崇尚儒家。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并不缺少杜甫这样的人,甚至于作诗比他强的也有很多。但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源自于安史之乱带给他的感受,加上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气魄,成为了典型的儒家风范。不仅如此,他遵从内心,模写了安史之乱前后朝廷的变动,自己的落魄状况,以及从高官到平民的遭遇,都做了细致的刻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人家是用唐诗来表达的,而且诗歌处处闪亮名句。如是,杜甫的诗不愧为“诗史”,留下了珍贵的宏观微观的史料,很多是正史上记载不到的。
顺便提一下,“四杰”的成就是转变了初唐的靡靡诗风,张若虚和陈子昂是开拓和升华了唐诗,他们使得唐诗风格彻底转向。这才有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岑参和高适。就好像前人栽树,后栽人乘凉。唐诗在这些人手开枝散叶,妙笔生花。
李杜之后,也出现了十才子、贾岛姚合、元白、刘柳、小李杜,等等名家。他们也大多是因为安史之乱后,社会黑暗,遭遇坎坷,但大唐诗歌遗风仍在。不过,因为离盛世已渐行渐远,他们已经没有李杜的政治社会环境,已写不出大唐气象,只是在各自的地盘独自作战。虽偶有名句亮光闪现,但无法与李杜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