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已经有十四五年没能在家过春节了。如今,定居西北小城,更是觉得身离家远梦逐乡近了。
离开时还年少,想回时身心沧桑,故乡成了回不去却放不下的地方。
记忆里的过大年,是家家户户一年中的盛事。似乎从进入腊月就开始忙活着准备了。尤其是到腊月二十以后,大集多了起来,都忙着置办年货。先是置办锅碗瓢盆床单被套桌布等日常用品,离年越近就开始买过年的糖果酒菜肉蛋之类的了。
腊月里的大集,是过年的序曲。腊月里赶大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高声叫卖的喧哗里,过年的喜气开始酝酿。
腊月二十三四,开始扫房子,进行彻底的大扫除。犄角旮旯里的蛛网和灰尘,都打扫干净,破旧无用的东西都清理出门——把一些可以当柴烧的东西,放在院外杂物堆,等正月十五篝火会“烤杂病”时再派用场。正月十五的“点年灯”、“烤杂病”又算是过年的尾声。
记忆里过年真的是很开心:年前蒸馍馍做年糕炸豆腐炖大锅肉片炒花生、写对联贴对联挂灯笼、穿新衣服、瓜子糖炒花生随便吃、压岁钱、除夕夜和年初一大早上吃饺子放鞭炮、大年初一村儿里人成群结队磕头拜年……到处都是喜气和生机。
记忆里的年是红色的。红色的对联满院,红色的灯笼高高挂在家门口,烧香敬神的蜡烛也是红色的,圆圆的白馍馍上都要点一个圆圆的红点。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处处红色,张灯结彩。红色是喜庆的热情的,那是庄稼人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待。
记忆里的年是有着浓烈的香味儿的。你问我那是什么味儿?那是写对联的墨汁的墨香,是鞭炮噼啪声响后的药香,是妈妈虔诚进香敬神祈福的檀香, 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欢的酒香,是饺子的香气,是各种炒菜的香气……如今回想起来,那诱人的味道似乎都能闻到。
记忆里的年是一家人的团聚,是亲朋好友的见面相聚,是相互间的问候和祝福。家里姐弟三人,父母生孩子晚,身体也不好,平时的生活一直都过得很拮据,但过年那一段时间是我们吃的最多最好的时候。小时候就是对吃那么贪婪,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煎饺子大炖菜,就是最美好的时刻了。平时我们姐弟三人,上学的也好打工的也好很少一天到晚在家,爸爸也常出去打工。只有过年这段时间,全家人才享受一下从早到晚在一起的生活。
那样的相聚,那样的香味儿,那样的开心,似乎都随着时光逝去了。在异乡生活得越久,越想念家乡的一切。尤其在过年节时,更是格外地想家。在这里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让我想起小时大年初一早上总是被响亮的鞭炮声吵醒。如今,远离家乡,也有了自己的家,自己也做了母亲,也要开始为自己的孩子做过年的好吃的了。可是我,为什么总是总是想起我的妈妈,想起儿时过年时的点点滴滴?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妈妈还会问,过年能回家吗?现在妈妈都不问了,她说,我弹了新被褥,你们什么时候回家都有盖的。她还说,回不来了就在那边好好过年吧,多做点好吃的。
可是,妈妈呀,最好最美的年是我们一家人一起过得那些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