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
范俊娟
105个笔记
第2章 内心拥有力量的人,活得有多松弛
>> 第2章 内心拥有力量的人,活得有多松弛
>> 有松弛感和无松弛感的区别,关键在于内在力量的不同。
>> 一个人的松弛力,取决于成长的情绪环境。在不健康的情绪环境下长大的人常常有七个缺乏内在力量的表现:习惯指责别人,强势,不敢哭、不敢示弱、不敢表达需要,讨好别人,习惯回避,委曲求全,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
>> 一个人的松弛力,取决于成长的情绪环境
>> 一个内心总是充满快乐的人,内心的松弛力常常高于一个内心总是充满愤怒、不满或紧张、恐惧的人。
>> 我们成长的情绪环境有两大来源:重要他人的影响和内在小孩的力量感。
>> 情绪容纳之窗的大小决定了你能承受多少情绪,它就像家里的电路,如果电流超负荷运转了,电路就会自动跳闸。
>> 内在小孩的力量感通常跟四个维度有关:我是否有能力、我是否有价值、我是否重要、我是否被爱。
>> 一个人在这四个维度上的确认度越高,内心的力量感就越强,情绪环境就越积极。
>> 从小就在同步体验父母淹没性的情绪体验,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两种状态:
第一种,孩子觉得不舒服,想要隔绝这种情绪体验,开始反抗和设立跟父母之间的边界,比如容易变得不耐烦,过度叛逆,很怕别人控制自己,容易只考虑自己。
第二种,孩子习得了父母的情绪体验,焦虑的父母养出焦虑的孩子,孩子用相似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抱怨、发泄、指责、攻击,很容易情绪失控。
>> 而这不是一项认知功能,也就是说这不是一项你可以靠看书、学习、听课就能获得的能力。
>> 什么是心理滋养?被理解、被重视、被关心、被保护、被欣赏、被接纳、被允许、被喜欢,等等,这些都是让我们的内在小孩长大的心理营养。
>> 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心理营养,成年后一直用付出的方式换取伴侣的滋养,可是伴侣给不了自己,自己也一直忽略自己。
>> 没有得到过足够心理滋养的人,慢慢就会在心理形成一个无形的结,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概念,也就是“我是________”。
比如有的人形成的自我概念是:我是不够重要的、我是不够好的、我是不够有能力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等等。
>> 自我概念基本上决定了你的人生一大半的经历,这就是你给自己写下的脚本。
>> 当你感觉紧张时,试着告诉自己:
我接受我的紧张,我允许任何情绪在我身体里流动。
我接纳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就像水从河里流过。
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 习惯指责别人,是因为对自我不够接纳
习惯指责的人,内心都是纸老虎
>> 习惯指责的人,往往在其表面强悍的外壳下,隐藏着一颗脆弱且容易受伤的心。
>> 这就是习惯指责的人的悲剧:付出最多,爱得最深,调用最猛烈的情绪,换来的是对身边人的伤害和疏远。
>> 习惯指责的人希望被重视
>> 为什么你不能再努力一点,多做出一些改变,达到我的要求呢?你总觉得是我在推卸责任,可是明明是你不够努力,你才是有问题的那个人!
>> 他们其实一直在寻找一个不顾一切爱自己的人,可以克服一切障碍跟自己来一场旷世绝恋。他们渴望通过这样的关系,来感觉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会被他人重视的。
>> 健康的恋爱关系是两个内心饱满的人,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在既有边界又有融合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一种舒服的关系。
>> 习惯指责的人,其实在按照内心完美父母的标准来要求和改造伴侣。
>> 从外在行为和认知上来讲,习惯指责的人如果想跳出内心闭环的规律,可以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1.当我________(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时,我想要________,我想得到________。
2.当我________(怎么做)时,会让对方有________(紧张、压力、害怕、轻松、愉悦等情绪类词汇)感觉?
3.当我________(怎么做)时,对方可能会认为________(我看不起他,我不尊重他,我不爱他,我不重视他,我需要他,我受伤了)。
>> 当你感觉被指责时,试着告诉自己:
被指责不代表我不够好,是对方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依然喜欢我自己,我可以放轻松一点。
我接纳我的一切,我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我的独特之处。
>> 强势的深层心理原因
>> 很多外表强势、控制欲强的人,内心往往是充满焦虑和恐慌的。
>>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只有在达到某种要求,满足某些条件时才会被喜欢,才能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心理学称之为“价值条件化”。
>> 这些都过度强调人的功利化价值,而忽略了人本身的价值。
>> 被价值条件化养育的人
>> 假如把一个人比喻成一棵大树,价值条件化会让这棵树的根部腐烂,树叶枯黄,结出来的果也是控制和强势。内核的空虚带来的是外在的控制和紧缩。
>> 内心越是能量充沛的父母,越能够给予孩子全然的爱和接纳。这样的孩子内心充满了力量感和爆发力,是对自己的信任和珍视,是强大的抗挫能力。
>> 跳出价值条件化,摆脱内心的焦虑和恐慌
如果你已经长大,曾经是被价值条件化的方式养育的,内心已经根深蒂固地相信:
我只有________(任何一件你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到的事),才会被________(任何一个你内心渴望的需要,比如被爱、被在乎、被重视等)。
>> 当你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在跳出来的路上了。
>> 1.重新认知身上的“缺点”
>> 重新认知就是要知道,这并非你的缺点,而是在不良的环境下你必须要做的选择,唯一能让你好好活下来的选择。
>>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找一张白纸,给自己列一张“缺点清单”,然后把每一个“缺点”仔细拿出来,并揣摩这样三个问题:
它帮我做到了什么?
它帮我避免了什么问题?
它让我付出了什么代价?
>> 你身上的"缺点"并不是缺点,而是曾经在某时某刻保护过你的特质。
>> 2.识别它,感谢它
>> 凡是排斥的、对抗的,最终都会被保留下来;凡是被接纳、被允许的,都会像河流一样流动起来,有来有走。
>> 怎么识别和感谢呢?我这里给你分别准备了两句话:
“我看到________(比如:强势、控制欲强)的我又来帮我了,我接收到这股力量了。感谢你一直保护我,帮助我,我很爱你,我会和你在一起。”
“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保护自己,帮助自己,我想试试做________(补充行为),给我个机会,让我用新的方式尝试一下。”
>> 当你感觉到自己又想强势时,试着告诉自己:
我感觉到了我的力量,我喜欢我身上汹涌的能量。
这是我的生命力,我享受这种能量,并允许它在我身上流动。
我珍惜这种能量,我要好好使用它。
>> 不敢哭、不敢示弱、不敢表达需要的你,掩藏了多少愤怒
>>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这两条腿分别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满足别人的需要,两者缺一不可。
>> 发
>> 觉得自己不够重要,才是一切的根源
>> 所以,一切的改变先从你自身开始,不然任何人都帮不了你。
>> 真正强大的人要学会拿着放大镜审视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之处,从每个自动化的动作中跳出来,并练习新的自动化动作,这样改变就会发生。学会重视自己,则是其中的一种状态。
>> 第一,情绪敏感度训练
>>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是紧绷还是低落,是挫败还是无奈。不同的情绪背后有不同的原因,了解自己的情绪及背后的原因,是最基本的情绪敏感度训练。
>> 第二,需要敏感度训练
>> 先看到自己的需要,再去了解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需要,以及怎样为自己争取。这是要一步步来的。
>> 当你感觉到委屈时,试着告诉自己:
如果我想哭,我就可以哭,我有哭的权利,我也有伤心的本领。
这个空间很安全,我可以尽情地允许我的情绪出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我都可以接纳。
我有能力让自己慢慢恢复平静和放松的状态,我喜欢这样的
>> 你讨好了全世界,却让自己崩了盘
>> 内在成熟三阶段:蛋壳期、叛逆期和成熟期
>> 第一阶段:蛋壳期
心智处于蛋壳期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听话顺从,渴望被认可,所以会以别人的喜好来评价和决定自己的做法。他们想要讨好这个世界,会不断地退让和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
>> 第二阶段:叛逆期
处于叛逆期的人则不同,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愿意探索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哪怕顶着重重压力,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们也会听从自己的内心。
>> 第三阶段:成熟期
>> “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这就是处于成熟期的人所能达到的状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不含敌意的坚决”指的是,当我拒绝你的时候,我没有愤怒,也没有内疚。
>> 因为那是父母本来的样子,允许父母做自己,同时又可以坚守自己的底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他清楚这是属于自己的权利。
>> “不带诱惑的深情”指的是,我对你的好和付出背后没有潜在的不合理需求和索取。
>> 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父母,才能承受住孩子从蛋壳期往叛逆期的蜕变。只有内心足够聪慧的父母,才能巧妙地平衡孩子和自己的需要,一边从孩子的世界里退场,一边安抚和调节自己,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理解和支持。
>> 无法跨过叛逆期的人,只能永远停留在蛋壳期,难以真正走向成熟期。
他们表现出的成熟和担当,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内心其实是空虚的,只是在讨好别人,而不是因为自爱而自然流淌出来的对世界的爱。
>> 只有真正经历过叛逆期的人,才能迎来成熟期。成熟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懂得怎样照顾好自己,又懂得怎样照顾好别人。他们既不会委曲求全,又不会对别人唇枪舌剑,完全接纳自己,理解自己,带着慈悲和善意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
>> 因为过于强调自我,他们常常会刻意地保持边界,攻击甚至伤害身边的人,但也处于试探和摸索的阶段,所以内心是迷茫的,不确定的。
>> 你需要从现在开始讨好自己,留意自己内心的变化,给自己空间去尝试不同的体验。
>> 不必把自己拘泥在任何一种外壳里,不要限定自己。不管你现在年龄多大,你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 从今天开始你有了三个自己:身为大海的你、身为不同小船的你,以及悬在半空中俯视一切的你。讨好全世界只是那些小船中的一艘,有就有了,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必攻击和否定自己。
>> 学会运用你的觉察之眼,时刻关注大海在提醒你什么,回应你什么,你便可以顺利实现自我意识觉醒,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 当你感觉不安又想去讨好时,试着告诉自己:
这个世界上最值得被我讨好的人,是我自己。
我想狠狠地讨好自己一把,好好地宠爱自己一次。
取悦自己这个本领,我现在练得越来越熟练了。
>> 习惯回避的人内心营造的假象
>> 很多习惯回避的人往往在内心给自己营造一个假象:我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我要让所有人都觉得我足够好。
>> 这类人通常内心都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我很渴望自己被认可,想让别人都喜欢我”;另一种是“我害怕他们不是真的喜欢我,因为我觉得自己并不完美,怎么会有人喜欢我呢?”
>> 很多人的回避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动作,要改变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用三重脑理论来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人类有三重脑,分别是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
在理智脑告诉自己不要回避之前,情绪脑就已经断电跳闸,让大脑关闭了。
理智脑主管思考、分析、回忆、判断局面等认知功能,而这些功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情绪脑可以正常工作。
假如把理智脑比喻成冰箱,情绪脑则是电路。电流一旦负荷超载,便会自动跳闸,冰箱自然就不工作了。所以,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情绪脑能否保持正常工作。
答案的关键就藏在情绪容纳之窗中,它决定了你的情绪承受能力
>> 如果一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情绪刺激强度很大,远远超出情绪容纳之窗的承受范围,那么,你的反应有两种:
一种是跳到高激动区,你会吵架、歇斯底里,听不进去别人讲的道理,整个人完全失控;
一种是进入低激动区,整个人变得麻木,杵在那儿一动不动,看上去面无表情,没什么反应,也不在乎什么,其实是人僵住了。
>> 为什么有的人面对类似情况会抓狂,歇斯底里,但是却不会木僵?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讲,遇到危险容易产生木僵反应的人更多是回避型依恋,而容易陷入歇斯底里状态的人则主要是焦虑矛盾型依恋。
>> 依恋类型有四种: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 安全型依恋的人是最常见的,大概占60%。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有弹性,能灵活应对问题,所以通常是比较有安全感的。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感觉是信任和确定的,能够用温暖和一致的方式来跟别人相处。
混乱型依恋占比比较少,大概有3%,这类人比较容易出现人格障碍问题,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而一旦涉及人格障碍的问题,各种不稳定性就会增加。一旦陷入这种关系中,双方都会被折磨得比较痛苦,但又很难抽离出来。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通常有这样几个特点:高依赖、高控制、高期待、高敏感、低安全感、低信任度、低自我价值。他们往往有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母亲有时候温柔有耐心,有时候却会贬低或者严厉批评他们。当父母给孩子的回应有时是这样,有时候又是那样时,孩子就会混乱,不知道该不该跟父母表达需要。
>> 回避型依恋跟焦虑矛盾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父母情绪稳定,但是常常拒绝、批评或者贬低他们。因为从来没有体会过依赖别人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们早早就变成了一个小大人,对外界关上了心门。痛苦的时候只会自我疗伤,不会把伤痛呈现给别人看,因为对他们来说,“我必须强大,否则世界就会伤得我体无完肤。”
>> 当你感觉害怕时,试着告诉自己: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我会害怕很正常。
我需要想一些办法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感觉安全一些。
我也可以带着害怕打开个门缝,去观察这个世界。
这样的我就已经是勇敢的了,我可以奖励这样的自己休息一会儿。
>> 委曲求全,换来的多是得寸进尺
>> 委曲求全的人都有一颗叛逆的心
委曲求全的人内心其实是跟这个世界保持距离的。他们在内心给自己预设了一个罪恶的世界。他们看上去包容、大度、不计较,其实暗含的想法是:“我不相信你们会真心爱我、在意我、心疼和保护我,我是不会被珍惜的。”
>> 有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对待你的态度都是你教会的。同理,委曲求全的人通常也在“吸引”别人这样对待自己。
>> 委曲求全的人在吸引得寸进尺的人?
第一,从不表达需求。
>> 他们只是在暗中等待一个主动关心自己,能透过伪装发现他们脆弱的人。但遗憾的是这太难了,大部分人看不懂这些,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忽略。
>> 第二,不会反馈。面对别人提的要求,如果是能够做到的,他们会一口答应;如果是有些为难的,他们也会尽力去做,因为不想让别人不高兴。但是他们会在内心积累委屈和压抑,次数多了,时间久了,这些不满就会在某一次愤怒中爆发出来,或者试图以好聚好散的方式切断跟别人的关系。
>> 如果别人提的要求再过分一些,他们的内心更加难以接受,可能一边表面答应着,背后却迟迟不去行动,或者直接沉默不讲话,甚至回避这个人。
>> 第三,不敢示弱。
>> 摔跤之后不再爬起,就可以不再摔跤
>> 你弱的时候,这个世界最恶。所以你弱在前,恶在后。
>> 你需要让自己强大起来,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当你自尊、自重、自爱了,你的脆弱才可贵,你的需要才有价值。
>> 与内在小孩对话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
找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最好是你熟悉的房间,方便锁上门,不会有人突然闯进来。
第二步:定位工作
找个舒服的位置坐着或半躺着,让自己放松下来。闭上眼睛,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你越放松,你的内在小孩越能够出现在你面前。
如果你看不到,通常说明你的放松程度不够,可以听一些催眠音乐,让自己一步步放松下来。
观察到你的内在小孩之后,重点观察这几个方面:他的发型、衣服是什么样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所处环境是怎样的。
第三步:互动引导,投喂心理营养
内在小孩的形象出现之后,你可以尝试跟他互动,互动的原则是按照人的内心需求由浅入深,比如给予关注、理解、心疼、安慰、允许、陪伴、欣赏、喜欢、接纳。
>> 我有个案主做内在小孩对话的时候,他看到的内在小孩是一副人体骨骼,没有眼睛,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寒气,没有任何生机,很可怕,他下意识的反应是不想再看了,想逃离。
这时候我引导他做的第一步就是给予内在小孩关注,用现在看到的形象、产生的可怕感觉来跟内在小孩对话,反馈给对方:“看到你的样子,我觉得有点儿可怕,但是我还是想看看你。”
这样反馈之后,继续观察内在小孩的反应,或许他会投来怀疑和不信任的眼神。这时候不要着急,耐心一点,就像安抚孩子一样,温暖而柔软地对待自己的内在小孩,慢慢去调和那个画面,让内在小孩达到越来越放松、舒服、自在、柔软、快乐的状态。这就是给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喂心理营养的过程了。
这里面有两个侧重点:前者是在做内在小孩“被看见”的心理需求喂养,后者是在做“被关心,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需求喂养。这个过程可能千变万化,你不必一定完全按照这个例子来跟内在小孩互动。
参考原则就是从自己当下最大的心理需求开始喂养,一次一点点,等内在小孩吸收消化了,有变化了,再继续多给一点。
>> 学会滋养自己的内心小孩,学会关爱自己、重视自己,是从根本上让自己堂堂正正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方法。
>> 当你感觉自己在委曲求全时,试着告诉自己:
亲爱的我一直在顾全大局,这样有大格局的我真了不起。
我要补偿一下自己,让自己满足一下。
我可以给自己列个需求清单,看看我能为自己做什么。
敢于去爱自己的我是最美的。
>> 一有风吹草动就好不淡定,是安全感在作祟
>> 安全感低的人习惯于闭环思考
>> 她在心里形成了这样一个闭环的思考方式:
1.别人不爱我,我很痛苦,我想改变;
2.就算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认可和迁就,也仅仅是因为对方看中我的某个条件,而不是我这个人。所以别人爱的不是我这个人,而是我的某个特质。
3.我害怕别人一看到真实的我,就不爱我了,可是我又渴望有人看到真实的我,然后继续爱我。所以我就会一直试图来设置各种困难考验对方,并让对方克服种种困难来爱我;
4.考验的过程反而一点点消磨了对方对我的爱,最后我又验证了开始的结论:看,果然没有人真的爱我。
>>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内心常常会冒出来两类声音:一个是“我不会被爱的,我不值得被爱”;另一个是“我渴望被爱,我好希望有人能够让我感觉到被爱”。
>> 心理学把这种人的依恋类型称为焦虑矛盾型依恋:我渴望你爱我,可是我又不会相信你真的爱我。
>> 你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不安全感,都是因为没有持续稳定地被情感滋养过。所以你不懂得如何滋养自己,不懂得如何提高自己内在的安全感。
>> 你想象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就会在现实世界中看到什么。就算你没看到,你也会用实际行动把周围的人和事改造成你内心想象的样子。心生万物就是这样来的。
>> 怎么才能摘掉自己的红色眼镜呢?有四个关键性的问题。每当你的不安全感又冒出来的时候,试着问自己这四个问题,可以帮你分清这到底是现实,还是只是想象:
问题1:到底是什么让我感觉不安全?(刺激源)
问题2:当我感觉不安全的时候,我到底在害怕什么?(认知的恐惧清单)
问题3:除了以上想到的,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概率分别有多大?(具象化)
问题4:我的应对方案是什么?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应对行为准备)
>> 当你内心的不安全感又出现时,试着告诉自己:
我知道不安全感又来找我了,我感受到了那种不安的律动。
我允许自己跟着这种律动跳舞,让我自己尽情摆动。
我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安稳,我也可以让自己像在海上航行一样,跟随波涛汹涌去释放自己。
当我可以做那个掌舵者时,我的安全感就握在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