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的力量


读完本文约需50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的这本书,叫《自我关怀的力量》。


我们平时总在说“自我关怀”,久而久之,它就成了一种鸡汤,好像在我们难过的时候喊喊“爱自己”的口号就好了。但实际上,自我关怀是一个真正的研究领域,它有理论有练习,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有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过得特别不舒坦,特别拧巴?做错一件事,能想上好几天。偶尔春风得意,仔细一想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感受到幸福?


比如有时候,工作做得挺好的,就因为一个小错,老板或者同事跟你说了一下,你就忘不掉这件事了,做什么都想着,一直批评自己怎么又犯了这种低级错误,怕老板或者同事因这事看不起你。


或者平时跟人聊天、讲话都很顺畅,但有一次要你当众做个工作总结,你讲得磕磕巴巴的,下来之后觉得自己表现得太差了,一直埋怨自己:别人都讲得挺好的,怎么就你讲得不好?一点自信都没有,有些要点想了也没说,表现糟透了。


又或者在亲密关系里,你不知道怎么恰当和自如地表现,比如对方说了个笑话你觉得挺有趣的,但你不好意思大笑,就抿着嘴笑,对方觉得你不喜欢这个笑话,不讲了。你又自己在心里琢磨:我是不是打击到他了?我是不是应该跟他道歉?他会不会觉得我笑得不走心,觉得和我没什么共同语言,就不喜欢我了?


研究表明,世界上78%的人都是对别人比对自己更好。


你回忆一下,当你要好的朋友或者爱的人遭受困境或者挫折的时候,你是不是总能理解、安慰、鼓励和支持他们,但是,当你自己遭遇同样的境地的时候,你就会不停地批评、打击、苛责自己。


但自我批评会让事情变好吗?实际上并不会。因为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我很糟糕,我不行,我比不上别人,这是在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啊。慢慢地,你真的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亮点了,真的会觉得:我就是糟糕、不行,比不上别人,你的信心就没啦,你会怀疑自己的潜力,对未来也不抱希望。


而且我也发现,越是批评自己的人,越需要其它人来告诉、安慰他:你真的不错,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可以做好的。


本来,借由外界的安慰是很有效地把自己从负面情绪里拉出来的一个方法,但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安慰和鼓励,当他们没能得到外界的安慰和鼓励的时候,他就会陷入对抗、逃避或者更痛苦的境地。


所以,关怀自己才会让你感到温暖和安全,它能以更正向的方式让你脱离消极情绪,你内心会自然生出力量,你不再需要依靠太多外界的鼓励,而是靠自己,就能从困境和负面情绪里走出来。


那怎么自我关怀呢?关怀是对痛苦遭遇的觉察和洞悉,是对苦难之人的善意。自我关怀就是说让我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它主要有这么三步:


首先,停止自我批评。


其次,看到痛苦是人类共通的,理解我们只是人。


最后,用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安慰自己。



自我关怀的三层力量是什么?


说到这里,可能看起来自我关怀好像是件很简单的事。的确,它不复杂,但我们要区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关怀。它是具有力量的,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自我价值、爱自己并激励自己成长,而不是走个形式,虚假的、无效的东西。


真正自我关怀的力量是会一层一层释放的。


第一层,消解负面情绪,把我们从痛苦的泥淖中拉出来。


第二层,它促使我们思考自我价值感的来源,让自我价值有据可依,让我们有爱自己的底气。


第三层,在爱自己的前提下,用爱激发潜能,助力我们成长。


要实现这三层力量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实用可行的方法,好,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第一层力量——消解负面情绪。


前面我们说了,人在遭遇挫折,或者身处困境的时候,会不停地想那件没做好的事。当我们的注意力全被负面情绪占据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感受到幸福的。


这时候,朋友会安慰你,说:你不要再想了,你快走出来啊!但问题是,情绪不是我能控制的,不是我说我不想消极的事,我不把事情想得消极,就马上能做到。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人类大脑里本身就存在一种消极偏向。在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会先注意到消极信息,而且在整合所有信息做判断的时候,消极信息也比积极信息占比更重。


比如说我好不容易进了一家我梦寐以求想进的公司,接了一个很想做的项目,前期都进展得不错,老板也很认可,我就觉得很开心。但是,在项目的过程中,突然出了某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老板找到你,说这次整体都做得挺好的,但是,这个纰漏有点大,以后要注意。


你听不进去老板说的项目整体还不错,也没觉得老板其实就是提点一下你,让你以后改进,你满脑子都被那句“但是,这个纰漏有点大”给笼罩住了,你不停地责备自己:我怎么之前没想明白?我当时觉得不对劲了的,怎么就没再多想一想?我是不是要被老板放弃了,他会不会觉得我其实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后悔了?


其实,老板真的觉得你还做得不错,只是一个纰漏,学个经验以后优化就好了。


重视消极信息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在原始社会,消极信息通常意味着有危险,如果我们没注意到河边的鳄鱼,没把“出现鳄鱼”这个消极信息的优先级提上来,我们就不会在危机刺激下调动杏仁核做出应急反应,反应慢了,可能我们就被吃了,这对我们的生存是不利的。


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去忽略它。


所有情绪都会在躯体上表现出来,愤怒时太阳穴砰砰地跳,情不自禁咬牙切齿;恐惧时喉咙发紧,心跳加速;悲伤时头昏脑胀,抬不起眼皮……,不同的人生理表现会不同,而且随着成长,表现方式可能也会有变化,但我们会看到,情绪和身体的反应是挂钩的。


这个时候,我们把关注力放到身体上,感受身体的表现,能让注意力先快速从负面的事情里抽离出来。


我们去尝试在身体上定位消极情绪反应最激烈的区域。是头,喉咙,心脏,还是胃?它们的反应是怎样的?是刺痛、灼痛、压迫感、紧缩感,还是剧痛感?先感受到它们。樊登老师讲过一个“身体扫描法”,和这个方法也是异曲同工,从头到脚给身体做个扫描,先感受到身体和情绪。


有时候,太过剧烈的情绪可能反而感受不剧烈,只感到一种全身的麻木和钝感,不必着急,花一些时间调整一下呼吸,然后再一次尝试定位。


感受到了身体在痛苦情绪下的变化后,你就感受到了痛苦的情绪。

这时候,去关怀你的情绪。


关怀情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像抚摸哭泣着的小孩的头一样,抚摸你的情绪,跟它说:“我知道这很难,我知道这很痛苦,但没关系,可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你支持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你就会感到一种安全感:虽然我做错了、我没做好,但这是没关系的。


就像身边的朋友或者孩子犯错,你去安慰他们一样。安慰、抚平伤痛的时候,人会触动释放一种东西——催产素,催产素我们讲过很多次,当催产素的水平增加之后,这个人信任、镇静、安全感的水平也会增加。这些正面情绪增加了,恐惧和焦虑感就降下来了,情绪就能慢慢缓解。


第二个办法是使用一些关怀的意象。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在脑海中想一个让你安心的情景,这个情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像铺满白色沙子的海岸呀,有小鹿在吃草的森林空地呀,或者是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画面呀之类的。然后去感受那个场景,里面有些什么东西,东西是什么颜色,慢慢让你的心安静下来。


然后,创造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关怀和慈悲的形象。可以是家里的长辈,也可以是虚构出来的,重点是让你觉得很关怀你的人。之前有一位朋友创造这个关怀形象,就想到了87版西游记电视剧里面的如来佛,觉得他的形象特别面善,这也是可以的。


然后想想你现在正在经历的痛苦,想想他会说什么?他的声音怎么样,语气给你传达了一种什么感觉?如果你和这个关怀意象对话了很久,感到对话再没有进展了,你就回到原来那个让你安心的情景里去。


然后,在这个安心的情景里,安静的坐着,多呼吸几次,享受身体和心灵带来的舒适感。慢慢地,你的情绪被关怀到,你的情绪回到正常积极的状态,就可以离开这里。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有效舒缓你的消极情绪,让你的情绪从负面回归正面。


关怀自己的时候注意,不要去抵抗情绪,情绪越抵抗越容易起到反效果,去感受身体,感受情绪,关怀它们。等你从消极情绪里出来了,你再感受一下身体的感觉,觉得舒服一点了,就去走一走,或者有条件的话去做个舒展运动,消解掉负面情绪,就可以重新开始。


慢慢地,当负面情绪来的时候,你就不会被淹没在负面情绪里了,你能通过关怀自己的身体和情绪,让自己很好地走出来,情绪也能更平和。


第二层力量——获得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有爱自己的底气


个体心理学里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人类所有行为的两个目的。


归属感就是你对家庭、或者某个团体有归属感,你知道有人爱自己,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这时候你就会感到安全。


价值感呢,就是你感到自己能创造价值,你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做事情,而且能做好,这样你就不畏惧挑战,还会享受挑战。


一个人如果能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就会感到满足。那这两种感觉怎么形成呢?归属感来自和抚养者,一般是父母的依恋关系,这个我们放到后面细讲。这里我们主要讲价值感。


价值感,是一种在重要领域的胜任能力,就是说这个领域我很重视,同时我又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这时候我们就能形成价值感。


但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大部分人的价值感都依托在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上。比如父母、领导、朋友称赞了你,你就觉得很快乐,他们某天忽视了你,你就会觉得特别沮丧和难过。或者是你某件事做得很好,拿了奖,很开心,但想想自己没拿到第一,又有点难过。这样你对自己的价值感的评价就全依托在外界的评价和结果上,拼命去求“赢”,去求“最好”,去求“完美”。


这种事其实我们身边挺常见的,一个某项技能很优秀的人,每次都想战胜他人获得称赞和奖励。但一旦有一天他不再继续赢了,他整个人的状态就崩了。你们想想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弹钢琴。她从4岁左右就开始练琴了,练琴让她觉得特别快乐。


等她十几岁的时候呢,她妈妈就让她去比赛,每次她都能获得不错的成绩,她妈妈就表扬她。她就觉得弹好钢琴、赢,妈妈就会表扬,就会是一件让她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慢慢地,弹钢琴这件事就不再让她觉得快乐了,只有赢才让她快乐。如果这次比赛没拿到好的名次,她就感觉自己特没用,特没价值感。


但这种竞争比赛,总归是有输有赢的。如果输了,她下次比赛就会有压力,然后顶着这个压力去比赛,又发挥不好,之后又很难受,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慢慢地,她觉得自己太糟糕了,为什么我老是输,为什么我连擅长的事情都做不好?她觉得自己很没用,虽然我们都觉得她钢琴弹得挺好的,但因为她目标很高,她没办法容忍自己失败,后面有一次大型比赛她失败了,她整个人一下就崩溃得不行,从此之后再也不碰钢琴,整个人也颓废了好久。


所以当我们把价值感放在别人的正面评价,或者结果上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感就会不稳定。书里用了一个词,叫“视情况而异的自我价值”,就是你的价值感总在变化,可能这一秒有人称赞了你,你的自我价值感变高了,但下一秒有人指出你存在的一个问题,你的自我价值感马上又快速降低,或者今天某件事你做得还不错,觉得自己真棒,但明天你犯了个错,就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不稳定的价值感会让你的情绪变化像过山车一样,急速上升,急速下降,反而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你没有一个能持续确认你价值感的东西在。


这时候,怎么用自我关怀方法让自己的价值感和情绪稳定下来?


这就要说到自我关怀里很重要的一点,不对自己进行评价或者评判。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无完人,我们要能接受并尊重“自己的形象不是一直完美无缺”这个事实,而且要有底气地觉得,所有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就算一次做得不好,那又怎么样呢?


这样我们就不会一直在心里想“我是好的还是坏的”“我是优秀的还是差劲的”,不要这样想,不用去比较,每个人都一样,既有好的也有坏的,既有优秀也有差劲的时候。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这里我想举韩信的例子,就是汉初三杰的那个韩信。在韩信发迹之前,他既没被推选成官吏,也没什么谋生之道,所有人都觉得他没什么正经职业,是个混吃等死的混混,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


关于他有个胯下之辱的典故,就是有个看不起他的年轻人侮辱他当众从自己胯下钻过去,大家都在围观,大家都在笑,完全就是一场社会性死亡。我们现在想想,都觉得太丢人了,以后都没脸见人了。


而且因为周围的人不喜欢他嘛,他也没工作,吃饭就饥一顿饱一顿的。有个到他们这个地方来漂丝绵的大娘,觉得他太惨了,在漂丝绵那段时间天天给他准备饭吃。韩信很感动,说以后要报答她。


但大娘不信,大娘说:你这个大丈夫都不能养活你自己,我是看你太可怜了,我才给你吃的,难道还要你报答吗?


你看,这么一个善心的大娘,她也不信韩信以后能出人头地,做出番事业。


那时候,别人都怎么评价他呢,“一个大男人养不活自己”“虽然很高大但就是个胆小鬼”。但韩信根本不在意啊,这些话他都听到了,但他不在乎,他心里有自己的力量,有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去什么。


后来他去乱世里找明主,先投项羽,觉得项羽只是匹夫之勇,又投刘邦,后来立下一番事业,成为淮阴侯。


我们能想象得到,他功成名就之后,原来嘲笑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就会变,会变好,甚至连胯下之辱,也会有人觉得,这个人是所求甚大,能忍辱负重。


所以,不要去想别人的评价,不要执着在这件事现在的结果上,如果是我们想做的事,我们就持续去做,现在不成,一直积累,一直努力,以后总会成的。到时候,事情的结果变了,其他人的评价也会变了。


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当下,用我们之前教的方法感受身体,把自己从痛苦的情绪里抽离出来。外界的事情随时都在变化,成功或者失败来来去去,它们都不能为我们这个人下定义,也不能决定我们的价值感。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在哪里,不是这些东西说了算,是你活着,并能够感受到自己活着,本身就有价值。


当我们的价值感来自我们内心深处,我们就会感到有一种坚定的力量,对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更确定,更能积极地去面对挑战,也更觉得自己值得被爱,有爱自己的底气。


这个可不是随便说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内夫博士经研究后证实的。她带着团队找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三千余名被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长期追踪他们的积极情感稳定性。这里面有一些是把自我价值依托在别人的评价和事情的结果上的人,有一些则是把自我价值和自己联系起来的人。


这两者之间情感变化的方式很不一样。把自我价值放在别人身上的人,总会想:我是不是做得比别人更好了?但另一部分人则只会想:我现在的感受怎么样?


通过较长时间的追踪,内夫博士就发现,把自我价值和自我关怀联系起来的人,价值感和积极情绪更稳定,更持续。他们不会把自己的价值放在一个特定事情上,比如社会赞许啊,竞争成功啊,别人觉得他有魅力之类的。他们内心有很坚定的力量:作为一个人,我就是有价值的,我就是应该得到尊重,我就是值得被爱。


这里大家可以做一个小练习——“找自我价值感的骗子”,就是找出那些给你虚假的自我价值感的东西,它有时候让你觉得特别快乐,有时候又会让你觉得特别难受,让你的自我价值感一直上下起伏,不能稳定和持续。这些片子,比如工作、体重、作为父母的角色之类的。书上说是找十个,但找的时候其实不用那么刻意,少的话五、六个也行,下次遇到这样的“骗子”,把它放进来也可以。重点是要看到这些“骗子”。


问自己三个问题,看自己的答案会不会发生变化,就能帮你辨别出你的自我价值是不是更多地依托在别人身上。


这几个问题是:


1.我想要比别人更好吗?还是感到和他人联系在一起就会快乐?

2.我的价值感是源自于自我认同,还是作为人类的身份?

3.我想要完美还是健康?


做练习的时候大家注意哈,心理学的练习题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它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所以不要想着我觉得我某个方面不好,就不乐意管它,也不想把它找出来,这样找出来的就都是无伤大雅的点,就达不到目的了。不要有这样的胜负心,把心态放平,和自己对话,去找到这些“骗子”。


问的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对比测试,通过这样的对比反问,我们能更多把重心放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之前找出来的一个“骗子”就是工作,在工作的时候,领导说我做得好,我就开心;说我做得不好,我就很沮丧。当时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刚好是我的低谷期,遇到一份不合适的工作,所以一直被说做得不好。


当我问自己那些对比问题的时候,我就发现:原来我一直在期待得到领导的认可,但没有想过我自己的感受。这些问题启发了我把关注点更多放在自己身上,我才发现,我根本不喜欢也不适合这份工作,然后我才去想,我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我应该去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岗位上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委曲求全留在这里互相折磨。想明白了,我才跳去了更适合我的公司。


当我们用自我去过滤经验的时候,我们会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我们的自我会提升。这个自我不是说我们变成了自私的人,而是说我关注到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的感受和需求和你的一样重要。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少地去委曲求全,也会学会拒绝那些其实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我们内在的力量就会一点点增强,我们就更敢于爱自己,也更敢于接受被爱。


第三层力量,是用爱激发潜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我们的文化里,比较常提倡严厉、批评的教育,似乎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懒惰,才会在批评中激发出学习的力量。


但其实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批评为什么能取得进步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恐惧。因为批评本身不是个好的体验,尤其是有些家长,批评孩子甚至会当众批评,小孩子很好面子的,这种批评在他心里是个非常大的事。所以为了不被批评,他们得逼着自己去达到家长的目标。


但我们要注意,他们达到这个目标的核心动力,是怕,是恐惧,这种恐惧的力量太大的时候,他们就会焦虑,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但特别焦虑又会让他们不能专心沉下来做事或者学习,这样就导致结果更不好。


而且这种批评教育,还会造成我们前面说的“自我批评”。小孩子是会模仿大人的语言的,当大人一直说他不行、不行的时候,他自己以后也会这样说自己,这对小孩成长,以及他长大之后的行为反应,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不管是我们对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都不要用这种批评的方式去推着人走,而要用关怀的方式。


我们之前讲过一个“蓄杯理论”,就是说小孩子的情感需求就像一个杯子,需要父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爱意,他才会感到安全,才有勇气向外探索。受批评教育的孩子,被父母拉着探索,失败了,他们心里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感受到父母爱意的孩子,向外探索失败了,他们却能很好地走出来,因为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爱我,所以就算失败也没关系。他们就能更以平常心去面对挫折。


这就是爱带来的力量,爱带来安全感,它不是让我们感受到压力,被向前推着走,而是激发起我们自己想要向前走的自主性。


当你爱自己,关怀自己的时候,你就会自发愿意去做让你学习和成长的事,你会把目光放长远,愿意为了长期的幸福而努力。


我有一个朋友,他之前属于过得浑浑噩噩的那种人,没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总是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随随便便找份工作干着就完了。


后来他自己觉得自己这种状态不行,就开始找一些书看,想找一些喜欢的事情做。那时候他觉得互联网挺吸引他的,于是想进互联网。


但他之前在的公司,是个传统企业,互联网的信息他知道得特别少,而且他在的城市也没什么互联网公司。要去互联网公司就意味着要换个城市,换个工作,但城市和工作他都不熟,如果真的要换,风险很大,家里爸妈肯定也有意见。


他自己也犹豫了很久,后来促使他换工作的原因就是另一个朋友说的话,他说:“你好不容易有个自己喜欢、想做的事,就不要总想着你父母怎样,其它人的看法怎样,你先考虑考虑你自己的想法。”


就这句话,让他看到自己的需求,并且开始觉得,我的需求其实跟父母的需求一样重要,不能因为他们希望我留在家乡,我就完全不顾我自己的需求。至于其他人的评价,他也看明白了,会闲话他的,多半是酒肉朋友,关系好的朋友其实都支持他的想法,不会去批判。


于是他回去跟他父母沟通,又看了很多互联网行业的书,学了课程,自己利用闲散时间接了一些私活,没想到成绩居然不错。跟父母沟通好之后,他带着有成绩的作品,快速入职了一家不错的互联网公司,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特别积极。


后来我再见他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不敢相信,因为变化太大了,完全不是以前颓废闲散的样子。感觉他整个人都想明白了,也愿意为未来奋斗了,自己也开始努力了,就特别好。


其实,人的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型目标,一种是表现型目标。


学习型目标就是:你真的是对这件事感兴趣,渴望了解这件事,你是被内在的好奇心驱动的,你就更有动力做这件事。而且失败了也不怕,因为你会觉得失败也是一种宝贵体验。


表现型目标呢,就是你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你在这个领域、这件事上可以做得很好,这样你就会一直反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更胜一筹,我到底能不能得到别人的称赞。这样你会很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对你来说,就得不到别人的称赞,这件事就等于这件事白做了。


表现型目标的人,在设定目标和学习的时候,不会去看自己到底学了多少知识,他们只想表现;但学习型目标的人就是想获取知识,他们反而不会在意太多结果和评价方面的事。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学习型目标比表现型目标对人的正向促进会更大。


关怀自我,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用爱去驱动学习,抛开对结果和他人评价的在意,长此以往,你就会在那个你爱的领域越做越好,越做越好,你的幸福指数也会变得很高。


好,我们现在了解了关怀是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它把我们从消极情绪里拉出来。让我们获得更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把我们从希望被爱,变成爱自己,然后在爱自己的前提下,实现自我成长。


自我关怀的核心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正确地关怀自己呢?关怀的时候要注意这么三个核心要点:善待自己,理解人性共通,以及静观当下。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善待自己。


其实自我关怀的整体都是讲善待自己,尤其是受挫之后,善待自己特别重要。我们前面说过,受挫和沮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自我批评。经常会无情地摧残自己。


但我们其实要看到:虽然我们没办法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我们努力了,这就值得尊敬和自我欣赏。不要总想着求全责备,生活工作里那么多事,做不到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在这个困难面前摔个跟头很正常,也是不可避免的。爬起来,笑一笑,关怀一下自己。


关怀能激活人体内的依恋和关爱系统。在《由内而外的教养》里,我们讲了依恋的四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这四种类型里,安全型依恋是比较正向的依恋类型,父母能察觉到孩子的需求,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能感受到一种安全感,长大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展现出更有安全感的特质。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安全型依恋,其它依恋类型的人想增强自己内在“有信心”的处理模式怎么办?有两种办法。


一是通过他人的帮助,比如心理医生的专业治疗,或者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做朋友或做伴侣,从他们身上获得稳定的安全感。但这两个方法都有一定的门槛。


第二就是通过自我关怀,建构自己内心的安全感,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


这需要我们持续给自己关爱和理解,这可以激活我们的关爱系统,触发催产素分泌,这样我们就会感受到安全和信任。而且这种安全和信任因为来自于我们自己,会比依靠外部更稳固,更持久,而且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爱和理解自己,让自己变成安全型依恋的人。


我身边有个从小练舞蹈的姑娘,气质身材都非常好,也有很多人追她。但比较奇怪的是,她每段恋情的时间都特别短。后来她跟我说,是因为她觉得,每个男朋友都总是在指责她。


她小的时候,她妈妈为了督促她把舞蹈学好,总是批评她,即使是一个小动作出错,也会一直批评,而且她妈妈批评她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手势,这些记忆都埋在了她潜意识里。等她后来和人交往的时候,当她发现男朋友的某项行为和她妈妈很相似时,就勾起了她潜意识里的童年回忆,她就会觉得对方在指责她,批评她。但其实对方可能根本不是那意思。


后来她就发现,这样不行,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太重了,她需要关怀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她就开始训练自己在不安全的时候做出更友善和更包容的举动。她怎么做的呢?


每次她开始批评自己,或者把别人的行为解释成批评的时候,她就会重复:“我爱真实的自己,我接纳真实的自己。”当她这么说的时候,她就会想起来她妈妈批评她的场景,然后她重复这句话和她记忆里妈妈的批评对抗。


这时候她其实会觉得有点悲伤,她发现她能体会到自己童年被妈妈批评的情绪。但因为她念着这句话在对抗,所以即使她悲伤的情绪依然在,但她不会再有以前被妈妈批评的时候不敢说话的那种无力感了。她知道她妈妈以前说的不全都是对的,她开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


等她从这种悲伤里出来的时候,她就发现,她的想法不再被妈妈的批评牵着走了,她会比之前更有自信一点,也更敢于相信别人。


后来,她改变了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找到了一个很合心意的男朋友,她会信任男朋友,也会愿意为他付出,同时,她也能比较从容地接受这份爱了。


善待自己。当我们能体验到温暖和亲切的感觉时,我们也会随之改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安慰自己,就是拥抱。


这个方法我试了很多次,百试不爽,真的会让心情舒畅很多。因为我们身体其实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在拥抱我们的,它只会对温暖和关切的姿势做出反应,像小婴儿在妈妈臂弯里感到安全一样。


如果不方便拥抱,也可以柔和地抚摸自己的双臂和脸颊,或者轻轻摇动你的身体。重点是让身体呈现出传递爱、关切和温柔的样子,或者甚至你能想象自己抱住了自己,都能特别好地安慰自己。


自我关怀的第二个核心,是理解人类共性。


我们前面说过,人都是不完美的,都会经历失败,都会经历低谷期。很多时候,我们在陷入痛苦时,会把我们和其他的人隔绝开来,我们没办法敞开心扉,也没办法关注到别人,只困在我们自己的痛苦里,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死胡同。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尤其是在痛苦的时候,我们才更应该看到,世界上不仅我一个人在经历痛苦,所有人都会经历痛苦,众生皆苦,看到这一层之后,我们就能在痛苦的时候和其他人建立关联感,这种关联感也会激活依恋系统,让我们感受到和其它人的联系。


你就会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也有人和我是一样的。你就不会被困难吓倒,反而能够从容应对。


在这里,作者内夫博士举了她自己的一个例子。


在德克萨斯大学任教的时候,内夫博士有了一个孩子,罗文。他们夫妻俩最开始非常开心,但大概八个月的样子,内夫博士发现了不对劲,这孩子不会像别的孩子一样,指着一个东西咿咿呀呀,他们叫他的时候,他也不转头,平时也不叫妈妈。


内夫博士就想:罗文是不是有某种类型的发展障碍?她带罗文去看了医生,又看了很多书自己研究,但是毫无办法。后来她才发现,罗文患了自闭症。


自闭症的孩子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社会割裂,大部分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也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好的成就。他们本来希望罗文以后能像爸爸妈妈一样,拿博士学位,或者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但这些希望都破灭了,因为自闭症的小孩和社会割裂,很难适应社会,也比较难成功。


内夫博士这时候感到特别难过,当她看到别的妈妈带着正常的孩子时,她会想:为什么他们的孩子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只有我的孩子不正常?这对我太不公平了。她会觉得她特别孤独,没有人懂她的痛苦,她每天都感到特别难过。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对,反思说这样不行,然后她关怀自己,关怀她经受的痛苦。她对自己说:养孩子的苦都是共通的,即使是孩子不是自闭症,也可能会有别的困难和痛苦,比如孩子抑郁、饮食障碍、在学校被欺负、重病之类的。


当她关怀到其他父母养孩子的痛苦时,她会渐渐感到,原来不是只有我这么痛苦、可怜,她的心会打开,想法也会发生变化。


内夫博士自己说:因为自我关怀,她感到生活有了变化。


一是她开始感到生命的不可预测性。我们没办法知道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当她想到她不是一个人,所有的父母都会经历养孩子的挑战时,她内心会变得柔软平和一些。众生皆苦,不是我一个人苦,就会少一些割裂和孤独感。


二是,她发现自己能从更清晰的视角看到自己的处境。她不会再觉得:其它的父母就是过得比我好,我就是最可怜的。她不会再这么想,反而能感受到其它的父母,也各面对各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比她的还棘手。


这个时候,她就不会再顾影自怜,因为看到别人遭受的痛苦,她就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比我更值得被关怀,她心里反而生出一种力量,能更从容地去帮助罗文。


这件事也让她反思:到底什么是正常?


美国社会觉得自闭症不正常,但内夫博士自己能感受到,罗文是一个懂得爱与幸福的孩子。这时候,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符合大众对他的期待呢?不符合期待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过得好么?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值得被关怀,不管是自闭症的孩子,还是不符合社会对成功定义的人,其实都值得被关怀。


理解“我们只是人”,我们反而能生出慈悲心,内心反而能生出力量:我只是一个人呀,有弱点、有挑战、有失利,都是正常的,但同时,我也有强项,有命运给予的馈赠,这样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困难与困境。


自我关怀的第三个核心,是秉持静观。


静观被看成是“元觉察”的一种形式,就是当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感觉到愤怒,而是察觉到我正在感到愤怒;当我们思考明天的工作安排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思考工作安排,而是我察觉到我正在思考我明天的工作安排;当我被水烫了手的时候,我也不是觉得手上火辣辣的疼,而是我察觉到我手上火辣辣的疼。


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哈,你可以现在试试看,你现在在听书,你沉浸在听书的内容里,这是我们平时的感受。但现在,你用静观的方式,你察觉到自己在听书,哎,你会发现感觉变了,虽然你还是听进去了书里讲的东西,但你同时还有一点意识用来察觉你自己的状态。我怎么听的?戴着耳机还是公放?戴着耳机的话,耳朵是什么感觉?是坐着还是站着,手里有没有握着一支笔,笔在手里是什么感觉?脚踩在地上是什么感觉?


就好像你在电影院看电影,你被电影的情节深深吸引,心情随着主角的经历时而紧张时而开怀,完全沉浸在了电影里。这时候,突然有电话进来,你调了震动,你手感觉到了这种震动,同时屏幕亮了,你就反应过来,啊,原来我在电影院看电影,察觉到自己在做什么,和我们沉浸去做什么,感受完全不一样。


我们平时大部分的状态,都是感受、情绪和想法。比如你看书,看到某个情节某个段落,你想到自己的经历,想到自己看过的其他的书;或者是大冷天,你拿起水一喝,冷的,加了点热水进去,变暖和了。这些感受、情绪和想法会一直变化。


觉察呢?觉察是容纳这些变化的一个筐。我们可以觉察到我们喝了冷水,我们可以察觉到端起杯子,杯子是凉的,我们可以察觉到暖呼呼的热水从喉咙咽下去,热气蔓延到四肢五脏……觉察的内容一直会变,但觉察本身不会变。


当我们用这种元觉察的方式去觉察我们的经历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什么都在变化,喝水、吃东西、和人聊天、思考事情……什么都不是永恒的,那什么是永恒的呢?我们察觉这些变化的察觉本身。


你发现没有,这样你自己的察觉,就会变成你感知所有事情的最重要的工具。世界上纷繁错杂的事情来来去去,我们的想法感受常常变化,它们就和掠过我们身前的风,我们感受到阳光和细雨没什么不同,都是会不断变化的。


所以这些外物——成功失败、所思所想所感,其实都不能定义我们。真正能定义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定义,对自己价值感的确认。


这样,你的自我价值感会更稳定,你面对事情的时候也会更稳定,你就不会被眼前的感受、情绪、想法淹没,而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如果你很难进入觉察状态,试着想象一只红色的凤头鸟飞过天空,红色凤头鸟上下翱翔,忽高忽低,可以有很多种变化。但天空就只是静悄悄地在那儿,看着鸟的变化。


这时候,我们把自己带入天空的视角,鸟是我们的感受、情绪、想法,它们都是会变的,但代表觉察的天空却不会变。不能进入的时候你就想想这幅画,想想天空,把自己内心深处塑造出一个稳定不变的环境,你也能越来越坚韧,越来越坚强。


在平时,你也可以选择一项固定活动来秉持静观,比如在刷牙、通勤途中、吃饭的时候进行。那当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就不要想我今天要干嘛,我昨天干了什么,而是把注意力放到当下,调动你的五感来感受你现在的状态。


比如说你在走路,走起路来是什么感觉?脚接触地面是什么感觉?双脚交替变化的时候,重心有没有变化?今天的空气怎么样?温暖还是冷冽,空气湿度高不高?把你的察觉带到走路的方方面面,注意每次不同的感受。如果你迷失在想法和情绪中了,也没关系,抽离出来,继续把觉察带回到行走的体验就可以了。


樊登老师之前也讲过一个吃葡萄干的例子,当你拿到一颗葡萄干的时候,不要急着吃,先看看它的样子,什么颜色,有多大,有没有褶皱?然后嗅嗅它的味道,感受到葡萄干的香气从鼻腔窜进去,感受到它的甜香。然后把它放进嘴里,感受它在嘴里的感受,感受它的褶皱,咬开葡萄干,感受它迸发出的浓烈的香气,和可能还残留的水分。


当我们把注意力关注下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被杂事带着走的时候,我们静观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平时呢,也可以去慢慢散散步,或者冥想,或者慢慢地进行数次深呼吸,也都可以慢慢提升静观的能力。


善待自己,理解人类共性,用静观来觉察,是进入自我关怀的三个入口。在你任何感到痛苦的时候,你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入口进入自我关怀。


有时候,你会觉得直接安慰自己最有效;有时候,你会想到众生皆苦,看到别人的痛苦,你也会有面对困境的勇气;还有的时候,你就是需要抽离出感受、情绪和想法,用更冷静的视角来觉察自己。


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我们更容易进入的入口不同,但只要进去了,就会豁然开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只是纠结于不愉快,那么生命中的痛苦与缺憾都不会消散。


我们要关怀自己,对自身的痛苦报以仁慈和怜悯,对生活中的缺憾报以宽容和抚慰,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积极的情绪体验。


当我们体验痛苦时,我们不再是只体会到痛苦,而是同时会体会到痛苦被安慰之后的安全感,体验缺憾,不只是体会到了缺憾,也体会到了这一人类共同经历的同病相怜,反而激发出我们面对的勇气。


这意味着,每一个痛苦、悲伤的瞬间,其实都隐藏着潜在的知足和满足,当我们通过自我关怀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支持,痛苦也就变成了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最后,希望听这本书的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必再畏惧悲伤和痛苦,用自我关怀的力量,给自己持续和稳定的幸福与满足。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转载自樊登读书app今日限免栏目,更多好书,请前往樊登读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