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恩小希。
“一年级八班秦朗,你的寒假作业放巴黎厕所忘拿啦!”
全网4000万粉丝大网红“Thurman猫一杯”,你的节操落在互联网流量茅坑忘拿啦!
猫一杯是谁?简单来说,一个以在海外拍爱国搞笑段子出圈的超级网红。
她的视频风格,就是嘻嘻哈哈、疯疯癫癫。由于动作夸张、表情像豚鼠,粉丝一般直接就叫她:豚鼠。
那她为啥道歉又被封杀呢?就是春节的时候,猫一杯发了一个名为《巴黎街头惊现寒假作业??》视频。
大概意思就是,她在巴黎发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小朋友,把寒假作业留在厕所里了,她想全网找到这个小朋友。
实际上,就是扼住网友的口味命脉,来个出圈三部曲:
中国小学生丢到国外厕所的寒假作业被中国人捡到;
小学生的作业本一个字没动;
我替小学生一晚上干完了整本作业。
该视频之所以大爆,是由于“巴黎”、“小学生”、“寒假作业”、“丢厕所”和“带回来”几个关键字,让视频极具反差。
给观看者营造出了一种“小学生为了不做寒假作业,从而丢在巴黎厕所,开学就能跟老师说作业丢了”,最后作业却被带回国,小九九落空的感觉。
让网友feel了一股“爽”劲儿,一种小学生逃到天涯海角也别想逃掉作业的“爽”。
但是呢,好巧不巧,踩了红线。
首先一年级哪来的什么寒假作业:现在是“双减”时代,从小学到中学,课业负担已经大幅降低,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也没有考试,一年级学生的寒暑假应该是不会被这么厚厚两本寒假作业支配的。
所以,大胆!这套作业是谁出的!又是谁布置给学生的?你真的有认真领会双减方针政策吗,你没有,你居然还把这种增加小学生负担的小事扩大到了国际上!
本来这事儿,或许还可以用“无人认领”,结束翻篇。
结果她加入了一个新角色,秦朗妈妈。
其实当时视频出来后,不少人就猜测是剧本,可是猫一杯又陆续晒出“秦朗妈妈”的聊天信息,还冒出个“秦朗舅舅”也在底下留言等信息作为佐证。
嘴硬硬到底,做戏做全套。
结果翻车了,被有关部门查证整件事情子虚乌有,是猫一杯及其背后团队自导自演,喜提封杀结局。
全网四千万粉丝灰飞烟灭。
为什么我们会对“猫一杯”事件这么在意?
因为“娱乐至死”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这一套标准组合拳咱们早已看过太多太多。
此事告诉我们。
一.做自媒体,人设还是要真实
在编造剧本吸引眼球之外,此事还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人设包装,特别是人设包装下的明星网红自创品牌割韭菜现象。
比如“点读机女孩”等等,她们编段子是图好玩吗?不是。说白了就是图骗流量赚钱,本质就是诈骗!对流量的贪心让猫一杯等人步入了深渊。
借“猫一杯”杀鸡儆猴也挺好的,刚好打压一下这些不良风气。
人都想一夜爆红,但真红了才知道,不是人人都能Hold住一夜爆红。
做媒体传播,特别是自媒体,还是要以真实、可信为原则,一味追求流量、博眼球,就和玩火自焚一样.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当流量诱惑突破底线,内容创作者开始争相出卖灵魂与之买卖,平台也签署“魔鬼契约”,只往泥潭里卷,不渴望蓬勃有生命力的日子。
超出认知以外的流量,吃掉也会被吐出来,想长久还是应该爱惜自己的羽翼。
在这个人人追逐流量的时代,依然要有一颗耐心打磨的匠心;与其盲目追逐流量,不如选择细水长流地打造好内容,放大自身影响力;照样有机会弯道超车,还更稳更踏实。
素人也好,千万粉丝的网红也罢,最终能屹立不倒的还是人品和人格。
二。警惕娱乐至死的黄色新闻
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此处罚小题大做:
“伪造个作业有什么危害吗?”
其实猫一杯的道歉视频里,自己就给出了答案:
扰乱了网络秩序,占用了大量公共资源,污染了网络环境。
猫一杯被全面封杀仅仅是因为她捏造了秦朗事件吗?
很显然不完全是。
要知道,秦朗事件发生的同一时间,恰好是哈尔滨出圈的时候。
更关键的是,“731罪证陈列馆前排起长队”这样的新闻好不容易被大家看到。
结果一下子被这条“黄色新闻”给挤占了大部分关注度。
这还不算完。
贵州山火时,又是这件虚假事件抢占了热搜资源,转移了大众注意力。
当哗众取宠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就会沉浸在娱乐至死的虚假繁荣无法自拔。
当编造制造的热点越来越多,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的“新黄色新闻”就会占据这个世界,
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就会被淹没在看不见的角落。
(所谓的“黄色新闻”,通常是黄底黑字,内容肤浅却具有煽动性、博眼球;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纯粹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
不要弄虚作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不用说了,更深的一层是,
媒体有对人心的动员能力,本质上和枪支弹药有相似之处,这也是给所有网红敲响的一个警钟,慎用影响力,慎用注意力,越大越要。
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是在占用一种公共的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人的注意力,这种资源很宝贵,就跟空气、水、黄金、电力、石油一样,不能挥霍它。
这次只是大v造假造出了大热点 被关注到了,隐藏在网络上的还有很多,轻者图一乐,重者影响情绪、价值观、钱包..
当所有人的注意力全被这些娱乐性新闻占领,谁还在意真该注意的那些光鲜下的脓疮。
“剧本”、“段子”、“作假”、“谎言”泛滥,正如巴赫金担忧的:
“如果网络狂欢消解了原有意义而走向常态化、娱乐化,原有维持社会规范的体系也会渐渐瓦解,社会整体会逐渐陷入“娱乐至死”的困境中。”
娱乐大众,变成了愚弄大众。
新闻就该是新闻的样子,娱乐至死永远值得警惕。
如果不严加治理,互联网的乌烟瘴气,一定会愈演愈烈。
三.公众人物,更要谨言慎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猫一杯是一位对大众话题和大众心理都认真研究,极其敏锐且非常勤奋的内容创作者。
她敏锐察觉到“小学生、国外、寒假作业、春节期间”这些关键词有爆火的可能,用一个视频就炮制出了秦朗丢作业这一火爆全网的热点事件。
但火出圈后整个热点事件就开始失控了,为什么?
因为猫一杯爆红后,就忘记了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流量越大,粉丝越多,影响力就越大,网红本人就越需要谨慎行事。
就像疯狂小杨哥,他靠搞怪出圈吸粉后,却慢慢的不走搞笑风,更注重对三只羊的管理,想转型成企业家。
连粉丝都吐槽他的视频没以前好玩了,可小杨哥却说:现在成大主播了,必须谨言慎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毕竟流量之下,网红的一切行为就会被放大,主动承担责任才能走得长远。
互联网可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但绝不能是是非颠倒的法外之地。
这样的社会风气和行业乱象继续下去,受伤的最终只有我们自己。
经常看评论的都知道现在看短视频的很多人都属于下沉市场,知识储备或者生活常识都欠缺,一个错误引导可能就会让TA产生错误认识。真的很恶劣!
我觉得短视频平台的存在现在已经有点弊大于利了。
以前还有点技术含量和正能量,现在九成内容都是编来博人眼球的,而且长期看短视频的有几个人能耐心看完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了?
想想小时候看的高质量剧,再看看现在的......感觉孩子们将来很难抗拒这些奶头乐的诱惑,深度阅读和思考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
都去博流量博眼球赚快钱,有几个人还会去做实事干实业?
长期以往社会之根基将动摇,国将不国。
所以这次“正风肃纪”可以是敲山震虎,不仅是对艺人的警告,也是各类流量推手的警告,更是对这些互联网头部平台的警告。
告诉他们哪些钱可以赚,哪些钱不能赚。
四.一个谎言,只能用更多的谎言去圆
纵观这个“秦朗丢失寒假作业”事件后,我觉得猫一杯这家伙就是典型的自作孽啊!
她是曾有机会弥补自救的,但为流量编造谎言、制造舆论才落得封杀的结局。
或许她觉得自己很聪明,但现在看来她是聪明过了头…
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来圆;谎言越多,越容易拆穿,谎言越具体,越容易证伪。活在聚光灯下更是如此。
“狼来了”的故事多了后,又有谁会信任真实?
事实证明,谎言是根浮木,早晚会被冲海岸。
真相,反而无人在意。
编织渲染的信息茧房,遮蔽住了我们看见真实的那扇窗,
这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上,只有屏幕前的你我被耍的团团转。
搞得现在大家都觉得所有的事件都是策划的,当然,这也是比较可怕的,当社会不再存在信任的时候,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信任的时候;
当无数个谎都圆不回的时候,或许唯有退场才是最终的结局…
谎言之父在天空中展开巨大的阴影 ,撕碎后仍是谎言。
正如那本书里所写,当不法的事增多,人的爱心就渐渐冷淡了。
点个在看,某种程度上,这并不是简单某一方的责任,而是从个人、平台到社会,都需反思的一次“照镜子”事件。
“秦朗”的作业,没丢。
一个短视频时代的作业,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