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我一天当中最困倦的时候。上午值完班,下午拖拖拉拉待到三点半,磨磨蹭蹭四点出门自习,趁着大课间的时候进教室,也就显得不那么尴尬了。
午睡醒来,洗把脸,吃掉半盒中午买的小西红柿,终于准备出门,突然朋友X发来消息。
“宝贝”
“在吗”
要知道凡这种亲亲热热开头的,要么是热恋中的男女,要么是无事撩骚的异性。然而我和朋友既然同为女人,又相识多年,自然和这两种情况无缘,那就只剩最后一种了,有事儿。
果然,和前几天的事有关。说起来,搞文字的人,难免会遇到朋友亲戚拜托写些乱七八糟东西的情况,不应吧,抹不开面子,应了吧,自己本来就忙的要死,见缝插针般写完了又是吃力不讨好。说起来这种事情我经验十足,解决办法有两种。第一,说不,从源头上掐断;第二,写,赶紧写,麻木不仁地写完了,就完事儿了,什么值不值,愿不愿,都别去想,也就不恶心了。
她则是还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状态,虽然应下了,但心不甘情不愿,于是便拖着,拖到拖无可拖才骂骂咧咧生挤出一篇来,最后搞得自己一肚子火气,伤心伤肝。
她找到我这里,我自然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回想了一遍自己的老经验,我排除一切杂念,也不多抱怨,下笔就是写。心想,反正今天,论文和征文我总要阵亡在一个上面。
要不怎么说人逼急了什么缝都能找着呢。动笔写了三百来字,就当我在字与标点符号之间找寻着灵感时,突然灵光一闪看见了截止日期,3月30日。好了,真相大白了,朋友X 并不着急要稿子,她只是被逼得急了,心下烦躁,想快点把这份烂摊子解决掉。过了这么半个小时,她倒是冷静了,我却恨不得想骂人。
有位伯伯曾经告诉我,做什么事,写什么东西,不要着急,因为他今天这个样,明天可能就变了,你早写了,其实什么用都没有。我单单以为这话只适合办公室,没想到竟然是生活中的普遍性道理,只能说自己学艺未精,怨不得别人。
不过想想这事,谁不想来一句国骂呢?
《毛诗序》里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看这话不仅适合作诗,放在骂人这事上也很相宜。君不见那些骂人者,骂人不足,不都是要咬牙切齿,捶胸顿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