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这么简单。才坚持日更两天,昨天就断线了,自动使用了复活卡。
昨天其实也没什么事。假期按说比平时时间更多才对,虽说我主要带娃但也有两个帮手。我却不出意外地仍过得慌乱,未带好娃更未完成基本功课,日更也断了。
回顾昨天以及今天白天的状态,自己在被动地陪娃,心常常不在场,因而总还觉得自己被打扰被耽搁。而未在带娃的时候,要么又被她的欢笑声吸引,要么觉得自己有愧,都没全心全意照顾好她。对个人生活事业的委屈感,和对娃的亏欠感,都如影随形。
人生有限,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要高效成长,就要时常从更大框架反思自身的心理模式和误区。
此刻娃终于睡了。我随手写写反思吧(来不及细琢磨):
1. 自己人生态度上的明显缺陷,就是飘在半空中不肯踏实努力,总是试图什么都要,试图走捷径。可过往经验已经直截了当地向我证明了:最大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要踏实,心再大都要从日常针尖小事一点点用心做起。就像当初水心老师批评我的想当国家总理吗”。
2. 生活与道场不二。自己一天天慌乱,是总觉得自己没有用功修行,没时间梳理自己的修行路径,没时间打坐经行安顿身心。可是,当我边微笑看着家人们欢歌笑语野营边终于偷闲做身心体认练习时,很快发现自己眯着的眼睛变得清晰明亮。如果因为生活忙而耽误了功课,我必然过不好生活;同理如果因为做功课而无心回归生活本身,功课也是虚假的。更高范围看是,所谓“道在瓦砾”,修行不在别处也不为别的。确实我追求的精神境界非常高远,但须知这个“高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万丈高楼,万丈高楼首先从自身管理和照顾家人开始做起。这是地基。
所以,告诉自己,如何打好地基?
坚持“程序为道”,努力管理好自己,安排好每天的时间把最紧要的事有条不紊地做完(实际上无论做到什么程度都不清零不放弃不断重新努力再努力);当每天的安排被打乱时,抓紧补救稳固剩余的安排,而非让这一天溃烂;总结经验也是要不断复盘。
并且,看到自己也看到外界。外界和自身互动过程中总有种种不预期、被打扰,导致各种身不由己。需要理性观察看,这些不预期的场景中,哪些自己可以努力稳住自身的节奏减少被打扰,哪些是外界要求重于自身的固定安排,从而抉择自愿满足外界要求,将自身安排放其次(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