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号,和舍友1和舍友2去一起去看漫展。早在漫展几天前宿舍几个一起去买了很多新裙子,说漫展那天要画美美的妆要穿着漂亮的裙子。幻想和憧憬通常是女生的常态了吧。风和日丽的一天,天蓝树绿微风飘动,漫展厅里到处都是穿着洛丽塔的小姐姐奇装异服的coser, 想想都是很激动开心的一天了吧。
事实上却是,到了漫展厅舍友1和舍友2不停谈笑风生私语呢喃。我被晾在了一边。
那一天的心情怎么说,就像是吃了屎一样。我后来自己去看宅舞自己去逛,她俩离开宅舞场地的时候没跟我说,我自己一个人就走了。我在微信群里发消息说我要走了,她俩没人问我怎么走了也没人问我去哪,我微信给舍友2转帐冰淇淋的钱,她领了红包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后来我去了鸡鸣寺去了南京城墙去了玄武湖一路骑自行车经过中国药科大学在校门口的小吃街吃了一点也不辣的湖南炒粉,一直晃荡到了东大四牌楼校区进去绕了一圈又慢悠悠骑着车去了水果摊,最后买了一盒西瓜,边吃边走边打着饱嗝才回到宿舍。
从漫展出来的那一瞬间特别生气。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看到附近的地铁站,进了站以后在凳子上给舍友3给另外一个朋友发微信“哭诉”今天的遭遇。看到新庄地铁站的下一站是鸡鸣寺,就想着那就去鸡鸣寺吧。
要是高中的我甚至是初中的我遇到了今天的事会怎样呢?
初中那会我发现有段时间一直跟我腻在一起的好姐妹4居然跟我另外一个舍友关系很好,会手牵手去小卖部会聊天聊的好开心。就像是最珍爱的洋娃娃被人抢了,我又嫉妒又难过。真正的好朋友就像lover,容不得第三个人啊。后来我给我的姐妹4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大概是这样,让她从我和那个舍友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之类。现在想想都幼稚的可爱。上了高中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的小团体有三个好姐妹,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成了我和我的闺蜜5两个人。直到现在闺蜜5依然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是慢热的人,对朋友一旦认准了那就是她了。所以我初中高中每个阶段的好姐妹始终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出去玩一起分享零食,所有的伤心难过对方都知道,亲密感就像结成了密不透风的网,用情比金坚来形容友情一点也不过分。记得我高中另外一个舍友说,她一直觉得我们俩就像小夫妻,每天都同进同出的......
如果是四年前或者是七年前的我,大概会觉得那天下午的自己就像被抛弃的小可怜吧。大概我会眼神黯淡灰溜溜的拖着沉重的步子心事重重的走回宿舍,大概我会在我的日记本里写下烦恼难过疑惑苦闷。可是现在的我啊,雄赳赳的坐在去鸡鸣寺的地铁上,心想,就算自己一个人也要玩的开心,怎么能忍心辜负美美的自己辜负大好春光呢?
大学教会我很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此了吧——独立。独立再独立,你要学会一个人起床离开宿舍去上课坐在一排只有自己的座位上(没有好朋友一起);你要学会一个人去上厕所一个人去吃饭去逛超市逛夜景一个人跑步和锻炼身体;一个人揣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初心,咽下说出口不会被理解甚至会被嘲笑的目标。还要学会收敛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对一些东西太在意。
上大学之后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且不说同班同学,就是每天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舍友之间,彼此的心都像是隔了一堵厚厚的墙。嬉戏打闹过后,每个人依然是独立的自己,彼此到不了对方的内心深处,更无从谈起感情的共鸣,也不会再有青春期那会热烈醇厚的美酒一样的让人沉醉的美好感情了。最初的时候,还会被这种“冷漠”折磨,现在的我对这种白开水一样的感情不再有期望啦。
其实这四年间,我和舍友1之间有过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们一直用的情头从大一到大四(三月份那会她换掉啦);我们俩很多时候很多点子一说出口就一拍即合;有一次我们俩下午自习完出教学楼吃饭,结果最后不约而同出门左转去了金鹰吃火锅;她大一的时候喜欢的那个男生,我见证了那个傻傻的姑娘给男生写明信片织围巾准备生日礼物,我看见过她的眼泪也看见过她大二和喜欢她的男孩终成眷属虽然后来还是遗憾的分开了;她也参与了我和我喜欢的男生的小心思......
现在的话,关系也还不错。只是感觉有一些东西悄悄发生了变化。比如,共同话题少了,她会聊很多我不怎么接触的话题。她有她的朋友,我也有了我的新朋友。有一天晚上我出宿舍看到她刚从外面跑完步回来,手里拿着手机一个人往回走,那一瞬间心里还是很难受;昨天我洗完澡出来,等我的朋友6洗完,后来听到朋友6喊我,我们俩不约而同看向对方,一起嘻嘻哈哈聊了几句之后她和她的新朋友一起回了宿舍,我和我的朋友6去三牌楼大街买水果吃了小龙虾。
我现在的好朋友6是我的研友。从去年9月到12月考试前,我们俩在图书馆三楼的小教室里面对面复习。我很喜欢这种稳定亲密的关系,复习学累的时候抬头就能看到熟悉的脸;中午一起吃饭,要么是蓝湾的快餐,经常会吃饭前猜猜今天会发橘子还是酸奶;我们俩对酸菜鱼和火锅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喜欢南门那家酸菜鱼加面;某一天我们同时心情暴躁被复习支配的心力交瘁就会在某个下午去吃打六九折的海底捞;考研复习期间经常间歇性压力爆棚的我们在彼此的鼓励下依然一起并肩作战......很庆幸很庆幸我的研友这一路来的相伴,不然我真是难以忍受漫漫孤单征途(我们宿舍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太一样,考研复习的时候大家都不在一起复习,就我一个喜欢在图书馆)。
和朋友1,即使现在因为一些原因关系淡了一些,但是一直还是我心里好朋友的存在。她心灵手巧是编发染发化妆担当,她是开心果就像发光的太阳在人群中总是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没有距离感,是太阳所以不可避免的炽热的温度强烈到有时候会灼伤亲近的人。我啊,可能有点像月光,有些时候冷若冰霜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个词叫“性(格)冷淡”也能形容很多时候的我吧。也有仔细考虑过我们俩之间的一些原因,大概是考研这一年没了朝夕相伴有了距离感,大概是我们俩都没有主动提过这种若隐若现的隔阂任由它去了。不过我还是凭直觉相信,我们还会是一辈子的朋友(嘻嘻)。
该怎么形容这种心境的“变迁”呢?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感觉再合适不过了。
“10年前发个脾气,牛都拉不回来;10年后生个气,转眼觉得没必要。时间渐渐磨平了年少轻狂,也渐渐沉淀了冷暖自知。成长就是将你的一切都变成心静如水,将一切情绪调整到静音模式。”这是,已经逝去青春的我们。
所以才要好好珍惜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人,因为在他们面前,你心里的湖再深邃,还是会因为他们再起波澜。
文章:芒果精Bella
大四在读|通信狗|即将继续读研|热爱文字|喜欢分享日常和碎碎念|间接性踌躇满志
微博:creep_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