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晨临出门前,穿上棉外套才发现拉链坏了,试了几次都不成。翻了两遍衣柜,才发现:剩下的都因产后发福,几乎没一件能穿得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其中一件套上吧,往镜子里一看,吓了一大跳:对面一个圆球正在冲我傻笑。
哎!真是一胖毁所有!
离上班还有点时间,碰碰运气吧,看能不能临时买一件。话说生娃后,每次出门都像身后有只狼在追赶,上班一定是掐点儿走;实在需要买东西了,一定是短跑的节奏……
2
正要过马路,对面一家卖衣服店门口那无比醒目的黄纸红字立马吸引了我如饥似渴的眼球:“撤店回家,给钱就卖,一件不留!”
这家店我去过几次,每次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衣服,质量不错,价格也不算贵,最关键的是像我这种体型庞大的,穿上竟然还不算显胖,甚合我意。
进店后,年轻的女老板满脸堆笑地迎上来,知道我要买外套后,热情地为我拿了一件黑色长款羽绒服。一边拿一边介绍道:北京街道整改,她两天后就关店回老家了!所以才赔本狂甩,而我试穿的这件羽绒服直接从3800降到1500!商场少说也得四五千……
她对我“捡宝”般如数家珍的夸赞、衣服穿在身上非常舒服的质感、以及“恰如其分”的修(cang)身(rou)效果让我心动不已!
正要掏银行卡时,突然觉察到的一丝不舒服阻止了进一步动作。“冲动是魔鬼”,对!我告诉老板娘:如果俩小时后我还想买,就一定会来!
3
走出店门,刺骨的北风吹醒了迷糊的大脑,那股不舒服劲儿来自何方才慢慢被我觉察出来。
是舍不得为自己花钱吗?——显然不是。
家里还有一件长款,是要断舍离吗?——但这也不是重点。
最根本的是——它不是我的目标。
当下,我最需要的是一件厚实的短外套。每天骑车上班,接送大宝,带小宝出门,长款穿在身上会很麻烦。
如果我头脑一热买下来,一定会后悔,为本来就拥挤的衣柜又平添了一件久置不用的“庞然大物。”
那么,到底是什么蒙蔽了我的双眼?!
店家疯狂的打折、口吐莲花般的奉承、苦口婆心的游说,自然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可终归是自己的贪欲差点让我迷失了方向。
4
其实,买回一件大衣,顶多花了些银子,给衣柜又增加了空间,可若迷失了大方向就得不偿失了!
再回想之前的几次拒绝,心里暗自庆幸。
半年前,因为妹妹的推荐,质量很好的米菲就成了小宝纸尿裤的不二选择,到现在也舍不得换牌子。
有一次,身为米菲代理的妹妹建议我也做代理,上班时间外可以轻松挣不少钱。
我婉拒了她的建议。
挣钱当然愿意,陪娃也只是一部分原因,关键这不是我喜欢做的,自然没有动力。
如果是喜欢的事情呢?
还有一次,一个公众号作者看了我的某篇文章,想和我合作一起写。看到她的号动辄就10000+、甚至100000+的阅读量,以及相当丰厚的稿酬,说不动心那真是骗人的!
然而,当她告诉我不能有自己的名字时,一盆冷水迅速浇灭了我的热情……
还有几次经历,有时甚至快要试水,都是觉察到了不是百分百的心甘情愿,赶紧打住。
虽然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我清楚每一次拒绝的背后,都有我不想要的某些因素。
5
最欣赏那些内心清明的人,总是清楚自己人生的大目标。
年初的一天,我和宝爸带小宝去看病。回来的路上,我问他:2018了,有啥计划吗?
他反问:需要啥计划?
是啊!工作15年来,他一直很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从不为外物所动,凭着自己努力,脚踏实地,一路前行。
他曾说我像猴子,心性总是不定。
还有我的同学司丽,研究生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当时我还纳闷儿,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两年后,听说她申请去了港中大读博。如今,取得博士学位的她,早已是中华女子学院的一名教师,教书、咨询、著述、翻译……做着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同时拥有幸福的家庭,她的朋友圈总是温馨又有趣,无不散发着爱的光芒。
原来那两年,她只是在韬光养晦,以备更好的腾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
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是的,唯有心定脚动,才能为自己画一个完美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