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寒假,就会想到雪的浪漫和洁白,想到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南方的雪没有北方的那么霸气和雄壮,但却是孩子们抵抗不了的诱惑和盼望。
快放假了,冬天变得更美丽了!
放假喽!
“放寒假了,真呀真高兴!”我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今天一早起床就唱起来了。小学一年级昨天考完期末考试,昨天下午照常去接她,一今教室门,眼尖的女儿就看见了我,高兴地喊了声爸爸,小脸上荡漾着笑意,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快乐。出了教室门,女儿马上跟我说,“爸爸,我考了双一百,还拿了三好学生奖!”小姑娘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拿了满分,在我记忆中,这可能是本学期她第一次语文数学同时考了100分。我估计试卷不难,考得好一点,让孩子高兴,收获信心,这可能是期末考试的目的。“孩子的老师,非常有教育智慧的”,我不禁发出赞叹。
小学放假了,也就意味着我们高中也快要放假了。确实,我们盼望着放假,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感觉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暂时可以卸下成绩对比的压力和更多的是学生安全的压力。放假了,可以轻松点,但并不是完全放假,形式上放假了,实际上还要做许多事。不信,诸君且看我们老师的假期安排。
第一件事,我们老师要家访。
家访很有必要。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中学,其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大多学生是留守学生,老师平时很少有机会和家长见面交流学生学习情况,临近过年,家长回家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进行家访,通过家访,督促学生充实、安全、祥和度过假期,鼓励学生完成寒假社会实践课题,并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访对老师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和更全面地理解教育有着书本理论不可有作用:走入百姓当中,才会对中国农村社会有着更深的体会,农村精神风貌、家庭教育状况、村里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因素综合形成的环境究竟对学生的成长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我们去做深入理解和研究,一定会发现有调研的必要,家访为老师提供了调研的机会。教育要接地气,这种地气,就是我们学生的身心特点,就是我们教育发生发展的土壤,就是我们社会对教育真切的呼唤。向群众虚心学习,向实践虚心学习,做一个有生活气息和教育情怀的老师,我把它当做是自己工作的需要和追求。
家访很辛苦。学生居住的地方比较分散,边远的乡镇离县城超过50公里,且交通不是很方便,大多数学生家里还没有直达的车,乘坐班车(一天一班次)达到乡镇班车停车点后,有的还要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大学生家里。如果骑电动车,充满一次电到不了目的地就会半路抛锚。也是因为学生住得分散,产生了第二个困难,时间不够花,有时候一天只能走访一个学生,放假半个月,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全部走访一遍。当然,冬天骑电动车,肯定很冷,这也需要去克服。如果天气不好,比如因寒冷导致路面结冰,家访就不得不中断。白天家访,晚上要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和家访体会,因此寒假绝对不会很轻松。
第二件事,备课,写教育反思
教师的工作量往往不能用上班时的上课节数去衡量。看起来,很多老师不是一天到晚都有课,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课。但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老师要在课前付出无数的努力,并且付出的汗水是不可能衡量出来的。教师要给学生一壶水,自己要是大江大河。尤其是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所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这给我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挑战:所接受的信息量能不能达标?梳理信息的能力是否足够强?能不能不引导学生提高甄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深刻,讲课内容不生动,就吸引不了学生。因此,对有事业心有职业追求的大多数教师而言,假期除了要陪陪自己的家人外,一定会抓紧时间自我充电。在假期,特别是在有一段完整时间段的日子,我一般会做以下几件事:提前备课,为下学期做准备;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回味总结;加深对本专业的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动态,发展情况;阅读文史哲书籍,增加文化底蕴,提升思维的质量;关注并参加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老师有寒暑假期,也需要寒暑假期,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属性决定的。我们发扬牛马精神,但是也要和牛一样,需要有时间反刍。诸君意见如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发扬牛马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实做好教师工作,不辜负家长对我们老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