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读散文,都是艰难的,读不到两三分钟就觉得进行不下去了,不知不觉就停了下来,去想别的事或做别的事。而我自己又偏偏爱写散文选性质的文章,自己都不愿读的类型,写的又糟糕,怎么能寄希望于别人会喜欢呢。
然而当我看到李娟的散文时,我才知道,原来散文也可以如此生动,简直像是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高中时候在一家作文网站上认识了一些朋友,一直断断续续联系,到现在。虽未曾谋面,然而认识也快十年了。其中有位朋友,在我QQ空间一条感慨说说“谷雨提前雨,相知今后知。莫问安与否?冷暖各自知”下面留言说:有本好书推荐于你,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很巧,那时我也刚刚从微博上面知道了有一个ID叫阿勒泰李娟。于是就欣然前往某东去买书了。
拿到书,有点吃过满桌子油炸食品后,上来一盘西芹炒虾仁的感觉。那个淡淡的清甜微带点西北风的凛冽,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好像你在四月天里嫩树影下,有阵清爽心神的春风,但又不是柔弱无骨的春风。一读起来,直勾勾的对着书笑对着书叹,对着书心内暖暖。
一开始对于朋友推荐用“好书”来形容,我心里还有几分信不过:这么轻易的说是一本好书,现在的好书标准是什么呢?畅销就是好吗?制作精美就是好吗?宣传到位众所周知就是好吗?我说不准,但我不轻易评判。
等看到书,我便知道了朋友说的“好”是在哪里。我也认同了他说的“好书”。至少,用我们在意的标准来衡量,是好书。
打开李娟的书,也打开了我想去很久但没去过的新疆的大门。她写的都是生活小事,都是散文,我却能看到小事背后的大新疆,能看到散文背后凝聚的情感。猎猎的风吹过森林,哗啦啦响,头发也跟着飞扬,阳光和风散落着,还有生活在这里的笑脸。身在何处都是生活,没有人永远笑着,但人们永远会笑。穿过笔尖,穿过白纸,许多阿勒泰的画面,风景,色彩,脸庞,身影,声音,动作,表情,缓缓如自动播放的PPT一般,都展现在眼前。
前两天听人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同地域的人身上真的是特色鲜明的。这话说的对。我更进一步觉得,不同地域的人,思考事情的逻辑,都是带着鲜明特色的。在李娟的文字里,这样的特色更是如阳光撒在湖面上,一点一点的明亮波动,映入你眼帘。
去年读完《阿勒泰的角落》,就有把李娟全部作品买来读一遍的想法。直到今年秋天,才实现。又买了四五本,基本涵盖了李娟的作品。现在还在读。这些书有《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这世间所有的白》,《我的阿勒泰》等等。因为是选集,某些篇目会重复,不过不影响,再读一遍,看到了更多的细节。
读《阿勒泰的角落》时,心里感叹,好美的阿勒泰,好安逸的生活,好清静的环境。心里会跟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比较,比较两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许多人都会羡慕别人“生活在别处”的生活,我也羡慕过。可是,慢慢的我更知道,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平凡的生活。在读了三毛的《五月花》那篇后,我也知道了原来每个人都是走过辛酸的,都是见过失望繁琐和一地鸡毛的。
李娟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的序言里说道:“这本书中的文字与我的‘阿勒泰’系列文字(《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基本上写自同一时期,有些篇章甚至写得更早。但由于行文有异,又出版在后,引起许多读者惊呼‘换风格’了。其实不是的,这些不同的文字只是我不同感情的不同出口而已。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我的两本‘阿勒泰’系列读起来很轻松,而这本则非常沉重。可实际创作是,阿勒泰的那些文字,我写的非常艰难,写这本书时则轻松许多。”
我在读这本书时,是先读的第一篇文章,然后回过头读的序言,当时包括现在,都特别能理解她说的这两段话。第一篇文章,写到她的继父,中风,奔波就医,瘫痪,大雪封门,无菜可吃只有面粉,一冬天仅有一头大蒜,漫长的孤独时光,这些事情这些东西,是以前文章中不曾提过的。这本书里还涉及死亡,堕落,迷茫,隐晦的爱恋,艰辛的生活,漫长空洞的时光,风雨不定的环境。
的的确确,这才是真实的阿勒泰生活。
轻松的文章,是她乐观心态的呈现。这样,不同感情总是需要不同文字和不同出口。
不同的文字,来自同一个地方,同一颗心。生活本就有许多面,心态自然也是随之改变。变好变坏,因人而异。心美之人,满目美好。事物都是一个过程,会过来也会过去,一切都因你而不同。
喜欢一个作家,并不是仰望他的阶层,羡慕他的生活,渴求如他的才华。当然这些,也是无可厚非的。我更愿意认为这更像是你有一个朋友,与你意见相合又相左,读他的作品,除了观看他用文字演绎的世界,更能够从他的演绎中为自己汲取演绎自己世界的力量,平和而厚重,让你心中不怕。让你知道,很多路很多生活,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那人已经走过,他很好的走过去了。他的力量也会带我走过去。
读过李娟,这种力量和感受会环绕我左右。工作生活累到无力时候,我想,在李娟成为我所知道的李娟之前,她在流水线上连续工作过五十四小时,《最渴望的事》就是“在楼梯的拐角处躺下来,头枕在第四台阶,身子附在第三第二级,腿搁在第一级,然后垂下整个身体,轻轻停在拐角处的水泥地上”,而我所面对的一切,还只是让我希望躺在床上,并且不难实现。这样,我完全有力量做更好一点的自己,也许再努力一点点,我就可以顺利的面对这一切了。
李娟的这些书,还没有读完。我很喜欢《这世间所有的白》这个名字,我想阿勒泰的千山暮雪,山山银白,一定诠释得了这个名字。我想也是当之无愧的。
有人把生活比喻成画布,那么,五彩斑斓固然丰富趣味。但我也愿意在这画布缝隙里,可以拥有这世间所有的白。也许是一份如孩童鲜嫩脸庞一般的纯真,也许是一份从白衣飘飘的年代至今没有忘记的初心,也许是一双湖水一样的眼睛,在无数的鸡毛蒜皮里依然可以看见美丽和热爱,也许是一架简单的逻辑,四两拨千斤,也许是一份力所能及有了总比没有好的善良。
祈愿这点点的白,可以点缀我这块生活的画布。目迷五色之时,还能有这分白来给我一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