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篇发在某公众号的文章一夜间“爆”了,爆的原因是昨日因为看了一位老大爷卖菜的视频有感而发,想起了年少时母亲卖菜的场景,随手写了一段感慨发到了微头条。
晚上打开公众号惊呆了,几个小时的功夫展现量和阅读量都几十万了。文章下面评论如潮,都是对过去时光的或美好或不堪的回忆,是我的这段文章勾起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总总回忆。大约因为每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记忆都如此相像,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是七十年代尾巴生人,有必要和文章下面质疑我的网友们声明下,我特意问了母亲,八七年到九零年前后春天韭菜刚上市确实是四五毛一斤。越往后就越便宜了,到了五六月份就更不值钱了,农村有句老话:五月(阴历)的韭菜填牛壕(牛走过踩下的坑洼)。
为啥我对那时候的韭菜价格记得如此清晰?原因是因为嘴馋。[捂脸]
我那时上小学,我家承包大队部的韭菜地,每年春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要下地赶季节割韭菜去集市上卖,奶奶爸爸负责地里割韭菜,割好捆住爸爸用自行车拖到集上妈妈和爷爷负责卖。
每天放学,(我们那时小学下午上两节课)我就会跑到集市上找妈妈要钱买吃的(妈妈一般不给[捂脸]还会骂),当然多数是和爷爷要,不用要,直接就去爷爷的铁盒子里拿五毛,然后就去离爷爷菜摊不远的地方买吃的。
我们当地人叫“茶汤”的一种小吃,五毛一碗。叫茶汤其实和茶一点不挨边儿,主料是把小米炒熟磨成细面,用好大一个铜壶里的热水一冲,上面撒上红糖白糖就可以了,软软糯糯,香甜可口,老人和小孩特别喜欢喝。
场景是这样:非常显眼的一个超大铜壶,有的铜壶上镶嵌一个铜龙头,龙头上系个红绸子很显眼,馋嘴娃娃远远就看见了。
我属于被爷爷惯得吃馋了的,没上学以前爷爷就常牵着我去喝茶汤,长大了就上瘾了。那时候物质匮乏,不像现在的小吃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茶汤是儿时最精致的美食,现在也有,如果你来内蒙古包头市,我定领你去喝茶汤,当然现在已经十几块一碗了,上面撒上红糖,白糖,按自己喜好还有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腰果仁、葡萄干、芝麻粒等等,哇,不要太香啊。可是怎么也吃不出童年时的味道了[流泪]
成年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每次想爷爷时,都要去街角的茶汤摊喝一碗除了糖什么佐料都不放的茶汤,可是怎么也喝不出儿时的味道了,没了爷爷茶汤也不再美味。
人生路上,每一个至亲的人都会有一款至美的食物留给我们的味蕾,这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家的味道,而我们,还有你,物是人非永远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