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讲课,讲到最后,都在讲人的心中要充满爱。听到这些的时候,你闪过什么念头?好像离自己好远好远。
嘿,朋友,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时刻?觉得很倒霉,不顺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到来。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下子全撞到了一起。仿佛自己是个不被“爱”眷顾的孩子。
我们来想想,什么是“爱”?
看到那些身患残疾的人,再看看自己胳膊腿儿全乎,感叹“健康真好”。也不再纠结“戴眼镜”好不好,心里默念,感恩哪,有这样一副健全的躯体。通过“不健康”,看到了“健康”。
高铁上女子买不到卫生巾登上了热搜,不乏谴责的人,但是有更多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为生理卫生相关的公益捐款,发声。因为看到了卫生巾问题“未被关注”,所以一定会走到“关注”的一面。
高一那年,我经历了班级孤立事件。高考后,勉强进入一所二本B类院校。我不止一次在深夜哭过,抱怨这糟糕的经历。我承认,翻过校园霸凌和语言暴力这道坎,我确实成长了。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宁愿不要。前两天,和导师交流。
老师说,你说我高还是矮?
我说不出来,看跟谁比。
老师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无所谓高矮,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参照。终其一生,我们是为了成为爱本身。什么是爱?
我举出了几个例子。
老师说,那你想想,这些事情真的没有意义吗?
我认真想了想,我经历过暴力的对待方式,我知道很伤人,所以我友善、温柔对待别人。后来遇到的很多朋友都说我友善、温暖。
老师说,你从“暴力”学会了“非暴力”,如果没有暴力这一面,你对“非暴力”的体会就不会那么深。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意义,都是为了教给你一些东西。你要做的,是琢磨这些事情的意义。翻转念头,“冲我而来”变为“为我而来”,看看这次的功课要教给自己什么。那些你认为“暴力”的人,他们也不容易,扮演这样的坏人是为了交给你功课。
我明白了,因为那些“非爱”是为了让我学会“爱”。如果没有体验过感冒的难受,就不会珍惜健康清盈的状态。如果不曾体验过孤独,怎么知道有归属感是什么样的幸福。因为我的眼睛总忽略那些生活中善意和温暖,时间长了,似乎变得理所当然,比如妈妈热腾腾的早饭,爸爸的唠叨,同学之间的相互督促等等。
老师说,那你还觉得没意义吗?
我说,有。因为经历了高一,所以高二的班级很温暖。即便是个二本院校,可是我在这里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瑜伽,遇见了导师。如果再来一次,不知道能不能遇见这些。再选一次,我不愿意去别的学校。
这次的聊天中,我才真正与过去的这段经历和解、才释放掉那些委屈、抱怨、抗拒的负能量。
中午,走在街上,太阳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以前不曾注意过温暖的太阳,新鲜的空气,健康的身体,身边默默的爱意。现在想想,真幸福。
那些“非爱”,是为了我们提醒我们。嘿,朋友“爱”很重要啊,别忘了!发生的事情,就像一件礼物,不要因为包装不好就拒绝。耐心看看,命运到底要给我们什么礼物。静静地拆,拆到最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