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秦淮流水,寂寞楼台。当年楼上,如今纸间,依然追寻着古时的艳名芳踪。许多红颜早已零落随水,冷雨湮没;剩下的,则不入青史,付之笑谈间。
是有秦淮八艳的传说,这些红颜便是主角,悄无声息却又倾国倾城地演绎了伤春悲秋。董小宛、陈圆圆,多少年来,不知人们如何记得,是感叹那些冲冠一怒的多情男儿还是在意这飞舞飘摇的绫罗绸缎。
绢扇犹记。忆之不得,故访。询问卖摊上的妇人,李香君故居何处。人说,不远,就在那个小巷拐弯,只是劝我别去,没意思。我便一路走去。穿过潮湿的小巷,有一道窄窄的门,门里,便是我要访的李香君故居。
李香君是媚香楼里的名妓,琴棋书画、诗文笔墨样样通晓。十六岁与侯方域相识,二人情深意笃。只是当时的明朝,正是风雨飘摇的时日,光绪身边的红人田仰竟为贪图香君美貌逼她成婚,李香君誓死不屈,血染桃花扇。
湘帘掩映,香君膝上放一柄古琴,犹在弹拨,亦真亦幻。正想拿相机拍出这幻影,而相机上却只有一面空空白墙。这是何意?在提醒我此处早已是人去楼空吗?众生芸芸,心碎日月。随他是巾帼英雄还是名花倾国,都有来有去。留下一本《桃花扇》,扇出了春风情愫,只是不知其间的辛酸世事。青竹丛生,藤蔓缠绕,难道这青竹是李香君的一节傲骨,这藤蔓是她剪不断、理还乱的青丝和情思吗?问她自己,也不一定晓得。
那年月下,秦淮河的桨声里,她与侯方域情定终生、举案齐眉;那夜罗帐,悠悠的蝉鸣在,红烛醉月、琴瑟在御;那时悲欢,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扇画是香君的鲜血,点染四时桃花的明艳。从那以后,秦淮河畔不再有桃花绽开,只因比不过这扇上桃花。
有缘,得以观得这桃花扇。扇里,除了血和花,还有凝结而成的这段缠绵哀怨的爱情故事,还有她此生全部的希冀。
曾与侯方域诗画传情。李香君所画的《寒江晓泛图》,悠远寂静的画面上有诗题: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侯方域见此画大气深远,料得是名人所作,却不曾有落款。后得知是香君所画,惊异不已,立刻引为知己,并题诗赠与她: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两情相悦、两心相系,终成眷侣。
琵琶弦断。想必当年,即便是命途多舛,二人携手同心,依旧能盼得岁月静好。只是这断弦的琵琶沉寂多年,不复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再也弹奏不出悠悠心事了。
梦里,醉倚红楼。梦外,无酒亦无歌。不再多想世事无常,亦不多求人来人往,总知道为何会无意思,为何此处僻静无人。只因她寻的,便是一份孤独。这是一份极好的孤独。
纳兰说的好: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只是太过悲切了。秦淮的名花,自要葬在秦淮的烟水里。
注:此篇为南京游记的第二部分。
故渊于壬辰年农历七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