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理,算法

这学期学习除法,其实很多孩子已经会算出结果了。那么,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应该教什么呢?

拿这次的口算除法为例。60÷3=?。学生自主练习时,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出结果是20。结果出来了,这一个例题可不能就这么结束了。那得知道为什么是20。有孩子说,先算6÷3=2,因为被除数末尾有一个0,所以要再在2的后面添一个0,就是20。这是算法。

那么为什么要添一个0呢?我们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解释。60是6个十,6个十÷3等于2个十,所以是20。这是算理。

面对孩子已经知道计算了的情况,我们还能教些什么?课堂上能做的还有很多,比如“你怎么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你会怎样向同学们解释你的做法?”“你能看懂其他同学的解法吗?”这样,计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得出一个结果,还关注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培养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这几年市里的考试中,纯计算的分值被压缩了,加入了说算理的题目。比如给出算式,让你说每步的含义,或者是解释为什么这样算。这类型的题目通常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会算,但这只是一个熟能生巧,程序化的技能。数学是需要一定的练习量,才能提高解题能力,但是数学课堂也是一个说理的地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同样要成为一节数学课中的关注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