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南宫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党领导冀南军民,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和艰苦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今天仍然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浓重的当代价值。
南宫是我党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地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一切组织和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其核心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挽救华北危局,箝制日寇向中国内地的全面进攻,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八路军实行独立的山地游击战,首先在山区创建根据地,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向平原发展”的战略方针,129师首长和中共晋冀豫省委领导就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大家认为,冀南地区党组织有一定的基础,广大群众抗日热情高涨,虽然旷野平原的地形条件对我不利,且缺乏平原游击作战的经验,但只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东进纵队在以南宫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1938年5月2日到达冀南后,根据毛泽东关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思想,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针对平原游击战无险可守的实际,结合冀南地理民情,写出了《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文,指出,“河北是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假如我们能在河北平原上,把广大的人民推动到抗日战线上来,把广大的人民造成游击队的‘人山’,我想不管什么样的山,也没这样的山好。”“只要我们有决心去组织与进行河北的艰苦的游击战争,我们便一定能够创造广大的‘人山’”。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人山”思想就是冀南的抗日斗争中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化,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运用和实践,他发端于冀南中心南宫,实践于冀南抗日根据地,推广到敌后各平原抗日根据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杜文进文(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