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4 黄扬
(英)莫里斯·桑达克
宋珮 译
你有没有想象过,孩子幻想中的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玩具的王国,粉红色的泡泡,到处是糖果做成的房子,有数不清的冰淇淋....对,我们的想象可能止步于此,我们总是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于是我们以为,孩子的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应该是单纯美好,毫无“杂质”的。《野兽国》告诉我们,并不是。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幻想中的世界,也许是幽暗神秘的森林、疾风骤雨惊涛骇浪的航行、凶狠可怖的野兽、没日没夜无所顾忌的狂欢。孩子想象自己能够制服怪兽也许不是为了当英雄,而是为了让怪兽和他一起没完没了的胡闹。
这是因为,我们必须要承认,孩子也会像大人一样有无法排解和释放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对他大吼大叫之后抱一下亲一下就能完全缓解,孩子一样会有焦虑和恐惧,即使是在你看来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你说一句,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能完全忽视。很多时候,我们爱孩子,却轻视孩子,我们把他们当成宝贝,却没有把他们当成真正平等的人。
《野兽国》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它在它出版的那个年代,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在从来没有人敢去正面展示负面情绪的童书世界,大胆地描绘了孩子内心世界的另一种风景。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因为一直幻想孩子的内心只有美好的事物,本来就是成年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自欺欺人。承认孩子内心也可能有阴暗面,帮助他们能找到健康的方式去纾解自己内心的压力,这种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可,才是情绪疏导的良性方式,否则,只能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象中,对孩子的各种胡闹行为疲于奔命地围追堵截而收效甚微。
记得在饭团还很小的时候,我带他去打预防针,随身一定要带着他的奶嘴,一打完针,针头刚拔出来立刻把奶嘴塞进他的嘴巴里,得到安抚的他很快就不哭了。但我的这个行为被现场的一名医生批评,她说,他被扎针肯定痛,痛想哭不是很正常的吗?他想哭你就让他哭,为什么要堵住不让他哭,他的情绪根本就释放不出来,这样是不健康的。当时在现场当着很多其他父母被说,我有些尴尬,敷衍了两句走开了。可是过后冷静下来思考,我觉得这位医生说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情绪无分好坏,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自然的存在,我们不能以外部的判定标准,去评价某种情绪就是好的,应该被鼓励,某种情绪就是坏的,应该立刻遏制。合理地抒发情绪,释放情绪,才能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更健康的身心状态。
回到《野兽国》这本书,野兽国的一切正是麦克斯幻想出来的世界,他通过这样的幻想去排解自己内心的情绪:因为胡闹被妈妈严厉呵斥,被禁足还没有晚饭吃。于是他幻想自己驾帆远航,逃离自己的家,去到一个遥远的没有其他人的野兽国,在野兽国,当他也拥有了“权力“时,他命令野兽们跟随他一起痛痛快快地胡闹,还不准野兽们吃饭。当他释放了内心的负面情绪后,他开始觉得孤单了,想家了,于是他回到了家,回到了最爱他的家人身边。最后,又回归了爱的主题,嘴硬心软的妈妈还是给他准备了晚餐,还是热的呢。
愿我们都能读懂《野兽国》,读懂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