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还保留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结构。而随着战后经济复苏与高速发展,傅高义所描述的“新中产阶级”,即工薪族出现且扩大。他们虽然没有太多个人财产,但是收入持续增长,且赶上经济腾飞的时代能够获得乐观预期。
实现了“一亿总中流”之后,日本的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在中产里也更加细分为中流阶层的上层和中流阶层的下层。书中定义的下流社会并非温饱线人群,而是特指中流阶层的下层,衣食无忧但缺少生活热情的一群人。
这里定义了昭和初年世代(生于1926-1934)、团块世代(生于1945-1952)、新人类世代(生于1960-1968)、团块次代(生于1971-1975)。
昭和初年世代经历了二战和战败,在1955-1973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正值壮年。新人类世代则是昭和初年世代的下一代,即日本经济腾飞期出生的人群,更具体看是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发表和达成作为两端。
团块世代一般作为第一次婴儿潮世代的同义词,即二战后最初几年出生的人群。而团块次代作为第二次婴儿潮世代的同义词,但本身并不是团块世代的下一代。根据厚生省的发表,三浦展拆出团块世代生育子女最多的世代,即1973-1980世代,定义为真性团块次代。
团块次代是日本全民中产后出生的第一代任,也是构成下流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没有目睹过悬殊的贫富差距,所有人的家庭和生活都类似,因而从根本上缺乏向上提升的志向。他们的人际沟通、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等都比较低下(这不是我吗x),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热情低下。
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GDP失去增长动力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对自己来讲最舒适的生活和最合适的消费。为什么人要不断攀登险峰,大抵是期待山顶有美景。假如爬到七八成的高度并且知道山顶没有美景,而七成高的地方山花烂漫美不胜收,那谁还爬啊(x)
书里对日本男性按照工作志向与个人兴趣、阶层上升与维持现状两个轴分为了四类,感觉蛮通用的:
第一,10%,精英族,以高职位高收入为目标的企业战士。相对高学历、性格外向,兴趣爱好偏向运动和户外等,重视结婚和成家。就职方面多为金融、IT、贸易、创业。但他们没有独特有个性的价值观、喜欢房车表而对文化没兴趣、缺乏创造性和思辨性(是,国内高校圈里去金融和互联网的我感觉也是这样)。
第二,10%,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即慢生活人群。高学历和还算高的收入,没有飞黄腾达的欲望,喜欢按照自己的人生节奏从事喜欢的工作,并且从心底蔑视精英,认为他们缺乏教养和社会责任心(太真实了)。不喜欢大牌,喜欢典雅有文化底蕴和品质的产品。主张简约朴素,通晓文化和历史,看重创造性。
第三,大多数,介于中流和下流之间的SPA族,不够精英也没有文化追求,没什么才能也不勤奋。
第四,自由打工族,无固定职业。
团块次代出现了明显的下流化趋势,而真性团块次代下流人数激增。有趣的是,数据显示,越是下流阶层越追求个性、越是低阶层的年轻人自我主张越强(想到了欧美流行音乐、hiphop什么的)。
那么,嚷嚷着按照自己价值观活着的,但却不做什么努力的人,再过五年、十年、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会变成什么样子呢?0.0 昂,之后结合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极简主义者的崛起》、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