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具有高度主观意识的生存和繁殖机器,会一刻不停地对周围的一切做出评判。我们不断地接收和判断周围的信息,深陷欲望之网,却忽略了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更为重要。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解读不同。
正所谓无欲则刚。没有不切实际的欲望,就不会产生多余的期望,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当把“缺憾感”从生活中剔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在没有缺憾感的短暂时间里,你的内心会一片宁静。当内心宁静时,你是满足的,是快乐的。
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人们往往误将积极乐观的想法和行为等同于幸福。有积极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就会产生伴随有消极的一面。比如,你认为自己现在很高兴,很快乐,那势必之前存在让你不快乐的消极事情。正如纳瓦尔告诉我们,幸福是其实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所谓“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就是头脑在一刻不停地设计未来或追忆过去。
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
人生转瞬即逝,如黑夜中的萤火虫。尘世光阴等刹那,白驹过隙一瞬间。学会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确保自己的幸福,确保用最好的方式诠释万事万物。剔除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状态,剩下的就是中性状态,中性状态是索然无味、缺乏激情的。倘若处于中性状态,只要不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不执着于自己的欲望,你就可以获得快乐。
我们都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事实是,我们是可塑的,而世界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
真正在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于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你能改变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客观世界现实环境,就比如人们常常误认为时间可以管理,其实真正能够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你自己本身。
所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稳步提高自己的幸福基线,就像提高身体素质一样,才是习得幸福的真正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