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中午和一位副研究员一起喝咖啡,比我小六岁的她从小品学兼优,一路保送北大,后公费出国读博。祖国培养了她,学成后的她也是回国报效,最终落定到我所在单位工作。期间也聊到了收入,让我惊讶的是与我收入差距并不大。
我2000年开始工作,从一线慢慢走到今天,一开始更多的体力劳动,日夜颠倒的工作模式,慢慢转变到现在需要更多脑力思考的工作状态。曾经让人艳羡的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其实最终收入差距与我这个职业并不是特别大。这不是酸葡萄心理,而是对自己的职业和收入有了更清楚的社会定位。我们这个职业是辛苦,面对一线问题,日夜颠倒,但就是因为这些,让我们这些二本或三本毕业的孩子才有机会融入到大单位的协作中。前几日经历面试,我才知道只要成绩中上、操作过得去、长相正常、本科毕业即可进入多少人羡慕的好单位。如果是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那更是很多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
在这我完全没有谈及读书无用论。副研究员的工作状态是我这个职业无法比拟的,上班不需要打卡,每年完成固定的科研任务,剩下的时间就是享受生活、享受美食和全世界的旅游。她轻松敲击键盘即是一篇高水平论文,她认真备课即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她随口一说即是让人艳羡的诗和远方。二十多年的高质量教育背景成就了她的厚度和广度。
人生起点并不重要。成绩好,那就一路国家培养,成为高精尖人才,用文字的力量服务更多人的头脑。成绩不好,二本三本的我们,就踏实做好手上每一件具体的事,纵使日夜颠倒的工作节奏,我们依然守护着人类的健康,也能得到较好的报酬,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人生不是非此即彼,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一样可以精彩纷呈。